Abnova靶向新冠病毒S蛋白的中和抗體的使用
國慶期間最勁爆的消息莫過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新冠病毒檢測結果證實呈陽性。雖然小編忙于奔波在中學同學、大學同學的各大婚禮宴席之間,但是對這一爆炸性消息也時刻保持著關注。之前小編整理過不少關于助力新冠病毒檢測、新冠疫苗研發、新冠治療新靶點的文章,這次是美國總統都中招了,小編也著實好奇他們會采用怎樣的治療方案?瑞德西韋?還是氯喹?然而,就在檢測結果公布后不久,白宮醫生肖恩·康利說,美國總統特朗普接受了“抗體雞尾酒療法”。乍一聽覺得很是新穎,但是提到新冠病毒血漿療法,你肯定有所耳聞。兩者雖有區別,但是關聯更甚!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堅戰中,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就曾立下過汗馬功勞。全國各地紛紛采集康復者恢復期血漿,用于新冠肺炎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救治。那么,到底是什么“魔力”使得康復者血漿治療在眾多治療方法中能夠脫穎而出呢?這是因為經歷新冠病毒感染而后康復的患者,體內已經對特異的病原體產生體液免疫, ......閱讀全文
Abnova靶向新冠病毒S蛋白的中和抗體的使用
國慶期間最勁爆的消息莫過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新冠病毒檢測結果證實呈陽性。雖然小編忙于奔波在中學同學、大學同學的各大婚禮宴席之間,但是對這一爆炸性消息也時刻保持著關注。之前小編整理過不少關于助力新冠病毒檢測、新冠疫苗研發、新冠治療新靶點的文章,這次是美國總統都中招了,小編也著實好奇他們會采用
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ELISA試劑盒的使用方法
新冠病毒(COVID-19)有四種主要的結構蛋白: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蛋白),核衣殼蛋白(Nucleocapsid,N蛋白),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M蛋白),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蛋白)。刺突蛋白S蛋白有兩個亞基:S1和S2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競賽,疫苗后的又一希望
COVID-19大流行在全球范圍內蔓延,迄今已感染全球超381萬人,并造成超26萬人死亡。目前對于新冠病毒(SARS-CoV-2)尚無可用于預防或治療的疫苗和藥物。因此,中和抗體被認為是對抗COVID-19候選療法。就其原理來說,新冠病毒通過其表面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識別并結合宿主細胞表面受體,而
新冠中和抗體與疫苗研發常見的病毒學研究方式中和...1
新冠中和抗體與疫苗研發常見的病毒學研究方式-中和抗體研究童話里的故事都是騙人的,但每個人心中的童話是美好的,充滿著希望和期待。面對新冠病毒疫情時,正是這樣的希望支撐著大家不斷地堅持和奮斗。7月份以來,科學家們通過自主研發、團體合作,中和抗體藥物的開發以及疫苗II期臨床實驗獲得進一步成功,讓人們更加期
新冠中和抗體與疫苗研發常見的病毒學研究方式中和...2
研究通過高通量scRNA/VDJ-seq測序,鑒定了8,558個IgG1+抗原結合克隆型,從60名康復患者中發現14種有效的SARS-CoV-2中和抗體,還用SARS-CoV-2真病毒和SARS-COV-2 VSV假病毒系統進行驗證,發現其中最有效的中和抗體是BD-368-2,而且BD-368-2對
“四院院士”謝曉亮:尋找新冠病毒中和抗體
“我們從70個康復期病人血漿里的30萬個B細胞中,篩選出300個富集度最高的IgG抗體序列。正在測試根據這些序列生產出的300個抗體蛋白。目前已篩出一大批高結合強度的抗體和多個有出色中和活性的抗體。”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說。 身為“四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
我國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藥物已應用于臨床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我國立即布局藥物研發任務,組織優勢專家團隊,圍繞臨床救治需求,推進有效藥物和治療的技術研發工作。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中心謝曉亮團隊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取得了中和抗體研究的重要進展,研發的藥物已經用于臨床救治。 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研發人員從恢復期患者血漿中篩選到對新冠病
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可中和新冠變異病毒
《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接種輝瑞 -BioNTech 新冠疫苗的血清中和了新的新冠變異病毒。接種兩劑疫苗的人的血清中和了B.1.617.2(又稱delta)變異株(首次于印度發現)和一些其他變異株,包括B.1.525(首次發現于尼日利亞)。 隨著新冠病毒新變異株的出現,亟需評估現有疫苗產生
最新!我國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藥物已應用于臨床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我國立即布局藥物研發任務,組織優勢專家團隊,圍繞臨床救治需求,推進有效藥物和治療的技術研發工作。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中心謝曉亮團隊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取得了中和抗體研究的重要進展,研發的藥物已經用于臨床救治。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研發人員從恢復期患者血漿中篩選到對新冠病毒中和活性較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產品研發”應急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公布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產品研發”應急項目評審工作安排,生物中心將于2020年5月14日組織開展專家評審會。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文件精神,現將評審專家名單予以公布。國家
《科學》子刊:首次證實,新冠病毒S蛋白竟是溶酶體蛋白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經三年,雖然奧密克戎致病性有所減弱,但新冠病毒仍在快速變異,而變異主要集中在S蛋白。因此,破解S蛋白核心變異對新冠病毒進出細胞的影響,對新冠病毒溯源、抗體療法、疫苗設計尤其重要。 近日,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Stephen Gould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著名期刊Scie
中國科學家提供新冠抗體藥物研發的新方向
文章來源:醫藥觀瀾 在過去的一年里,開發中和抗體已成為人類對抗COVID-19的主要策略之一。目前,已經有多款新冠中和抗體正在臨床開發階段,不過它們基本都靶向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顯示,除了新冠病毒S蛋白,新冠
陳薇團隊: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科學家在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團隊,發現了首個靶向刺突蛋白N端結構域的高效中和單克隆抗體。北京時間6月22日22:00,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該項研究結果。這也是陳薇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疫苗在全球率先
新冠中和抗體完成Ⅰ期臨床全部受試者入組
博安生物新冠中和抗體完成Ⅰ期臨床全部受試者入組 綠葉制藥集團旗下子公司山東博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博安生物)自主研發的治療新冠肺炎的創新抗體產品——LY-CovMab已在中國完成Ⅰ期臨床試驗的全部受試者入組。博安生物是國內首批研發新冠抗體的創新生物藥企之一。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冠狀病毒2(
新冠藥物:中和抗體DXP604取得重要進展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我國立即布局藥物研發任務,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中心謝曉亮團隊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取得了中和抗體研究的重要進展,研發的藥物已經用于臨床救治。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研發人員從恢復期患者血漿中篩選到對新冠病毒中和活性較好的抗體DXP604,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病毒逃逸。北京大學謝曉亮團隊介
新冠病毒抗體假陽性引發的恐慌
4月25日,一位來自婦科的中老年婦女的新冠抗體結果,引發了我們的內心的恐慌。該患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M抗體陽性(南京諾維贊),換用另一廠家(唐山英諾特)的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進行比對,復查結果一致(圖1)。在這個全球新冠肺炎爆發時期,這樣的一個抗體檢測結果還是引發了內心一陣緊張。速查看患者
6.9%新冠抗體陽性,其中82%無癥狀,40%長期有中和抗體
《柳葉刀》重磅! 日前,最新一期《柳葉刀》上線,重磅發表了武漢首項長期新冠抗體血清學研究。對2020年4月武漢“解封”后以及持續隨訪至2020年12月的研究數據表明:武漢6.9%人群擁有新冠抗體;在抗體陽性人群中,40%檢測出中和抗體且穩定保持9個月,82%為無癥狀感染。 這項里程碑結果提示
韓國稱合成出可識別新冠病毒抗體的蛋白質
韓國疾病管理本部10日發表聲明說,其下屬的國立保健研究院近日合成出能識別新冠病毒抗體的特異蛋白質,有助于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治療藥物。 聲明說,利用這種蛋白質能夠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體內分離出中和抗體。中和抗體是免疫細胞分泌的一類蛋白質,能在某些病毒侵入細胞之前與該病毒結合,阻止其黏附、感染細胞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雞肋化的存在?
隨著新冠疫情的常態化,新冠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已經成為很多情況下必要的通行證,由于新冠核酸檢測作為新型冠狀肺炎診斷和預后的絕對重要指標。?因此,國家出臺了很多關于新冠核酸檢測的指南,技術規范等,規范了新冠核酸檢測從檢驗前的標本采集,檢驗過程中的場地、試劑、儀器、廢物處理要求及檢驗質量控制,到檢驗后的報
揭示靶向裂谷熱病毒的人源單克隆抗體的中和作用機制
裂谷熱是經蚊類媒介或接觸傳播的急性病毒性人畜共患病,該病最早于1931年被發現【1】。WTO報道,從2000年至2018年6月,裂谷熱病毒共引起4830例新發病情,并造成967例死亡,死亡率高達20%【2】。裂谷熱主要在非洲流行,但2000年時在沙特阿拉伯與也門等國家開始流行【3】。2016年,
黃愛龍教授團隊發表新冠病毒研究最新成果
新冠病毒全球蔓延,對人類健康和社會經濟造成了嚴重威脅。目前,已有多種新冠肺炎疫苗用于人群預防性接種,有效控制了中重型發病率。然而,多種新冠病毒突變株的出現增強了病毒傳染能力并導致新冠肺炎患者恢復期血漿、已研發的中和抗體甚至一些疫苗產生的保護性抗體產生耐性,發生突破性感染。因此,針對新冠病毒多種突
黃愛龍團隊在《Nature-communications》發表新冠病毒研究新成果
新冠病毒全球蔓延,對人類健康和社會經濟造成了嚴重威脅。目前,已有多種新冠肺炎疫苗用于人群預防性接種,有效控制了中重型發病率。然而,多種新冠病毒突變株的出現增強了病毒傳染能力并導致新冠肺炎患者恢復期血漿、已研發的中和抗體甚至一些疫苗產生的保護性抗體產生耐性,發生突破性感染。因此,針對新冠病毒多種突
評估結果公布!科興疫苗對新冠病毒變異株的中和效力
新冠疫情的爆發造成了全球的健康危機,尤其是SARS-CoV-2多種變種的出現,導致人們對現有疫苗存在諸多疑慮。 2021年5月27日,來自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感染科的吳超團隊以“Serum neutralising activity against SARS-CoV-2 variants
捕捉新冠抗體應答細節-給新冠病毒感染譜“畫像”
日前,王辰院士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指出,目前對新冠病毒的傳播與致病規律還遠未深入掌握。開展核酸與血清抗體流行病學調查是當前關鍵任務,急需落實。 核酸與血清抗體流行病學調查將有助于回答哪些科學問題?如何為下一步的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撐?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核酸與抗體檢測顯示感染進程
新冠病毒終結者!單克隆抗體2B11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爆發并在全球范圍內蔓延,造成百年來最嚴重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截至2021年7月20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共1.9億例,累計死亡病例400萬例。近期,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德爾塔(Delta)的來襲,國內疫情再度反彈,疫情防抗再次升級,由于其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
中和抗體分子影像技術:追蹤病毒受體結合域體內殘留
在SARS-CoV-2感染人體的過程中,SARS-CoV-2的刺突蛋白(S)起著重要作用。該蛋白主要包括S1和S2兩個亞型,S1的C端受體結合域(RBD,receptor-binding domain)負責結合人體內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
我國成功分離高效抗新冠病毒抗體
3月27日,清華大學對外宣布,該校與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合作,成功分離了高效抗新冠病毒抗體,為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提供強有力的醫學干預手段。該項成果已經投向《自然》并發表在預印本平臺。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團隊便與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教授張政團隊合作,對新冠病毒感染和康復
新冠病毒抗體定量方式怎么樣
近日鐘南山院士指出:增加對核酸檢測“假陰性”的補充,開展IgM/IgG抗體檢測。 核酸檢測雖然是目前新冠病毒肺炎的確診指標,但假陰性結果比較多檢出率僅30~50%,不少患者需進行多次檢測。 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目前已經有100多家企業快速宣布研制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不少企業是上市公司
新冠疫苗接種者體內RBD抗體及中和抗體檢測方法和結...
新冠疫苗接種者體內RBD抗體及中和抗體檢測方法和結果分析新冠疫苗保護性能評估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威脅,目前已經有很多國家開始了疫苗接種工作,但接種新冠疫苗后,產生的保護效果并不確定,評估新冠疫苗有效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接種者體內中和抗體的含量。針對大規模疫苗接種后的人群,使用簡單、快速的膠體金免疫層析法
科興“再戰”新冠-廣譜抗體能否為“終結疫情”打開新局面?
由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導致的COVID-19使世界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公共衛生危機,全球啟動了三條路徑來阻斷新冠病毒傳播:非醫學公衛防控措施、研發疫苗、尋找藥物。前兩條路徑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尋找藥物之路卻布滿荊棘。從瑞德西韋到抗體藥,乃至于到小分子藥物出現,每一款藥物都攜帶著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