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全血或血液成分均有傳播瘧疾的危險,因傳入人體的瘧原蟲,不僅寄生在紅細胞中,還存在于濃縮血小板、濃縮紅細胞和冷沉淀中。瘧原蟲在冰凍血漿中可存活數年。 ......閱讀全文
傳播瘧疾的情況如何? 輸全血或成分均有傳播瘧疾的危險,因傳入人體的瘧原蟲,不僅寄生在紅細胞中,還存在于濃縮血小板、濃縮紅細胞和冷沉淀中。瘧原蟲在冰凍血漿中可存活數年。 輸血傳播的瘧疾潛伏期多長? 輸血傳播的瘧疾,其潛伏期的長短與人的瘧原蟲數量、種
輸血目前已發展為臨床醫學的重要部分,輸血治療成為臨床傷病員救治中的重要手段之 一,在許多情況下成為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救治病人的措施.但是,和其他臨床治療方法一樣,輸血除能治療病人外,也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和并發癥,有些甚至很嚴重。因此輸血的安全性成為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特別是80年代初確定
(五)人群免疫水平。如果某病毒可以經血傳播,并且在感染人體后可能引起嚴重的損傷和后果,這種情況下,人群中對此病毒的免疫水平將成為決定這種病毒經血傳播危險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果人群對此病毒的免疫力低,大多數人感染后將發病,則該病毒輸血傳播危險大。反之,如果人群免疫水平高,則輸血傳播病毒并造成危害的危險就
四、成分輸血 輸全血有時可能既達不到治療的目的,又全引起某些副作用,而對血液也是一種浪費。例如患血小板減少的或粒細胞減少癥,輸全血很難達到提高血小板及白細胞數量的目的。如大量輸血,又會因血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心臟的負擔。所經,從本世紀70年代開始采用成分輸血,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成分輸血的優點
四、成分輸血輸全血有時可能既達不到治療的目的,又全引起某些副作用,而對血液也是一種浪費。例如患血小板減少的或粒細胞減少癥,輸全血很難達到提高血小板及白細胞數量的目的。如大量輸血,又會因血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心臟的負擔。所經,從本世紀70年代開始采用成分輸血,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成分輸血的優點:①提高療效
事實與數字 世界人口的80%生活在發展中國家,但發展中國家的輸血量僅占世界的20%.引起艾滋病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容易通過輸血傳播.事實上,接受HIV感染者的血液后感染HIV的機會超過90%.每年通過輸血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但在一些國家血液安全沒有保證,受血者感染HIV的風
輸血的安全性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據WHO統計,全國HIV感染者中約5%~10%為經血液傳播而感染。專家認為90%以上輸血后病毒感染是由“窗口期”漏檢造成的。隨著我國公民法律意識的逐漸增強,近年來因輸血而引發的官司不斷見諸于各個媒體,如何杜絕以上問題?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基本的輸血安全事項。1、什么
四、 提高輸血安全性的措施 臨床輸血的原則是保證輸血安全和有效,其中安全性是居于首要位置的。要提高輸血安全性,最大限度減少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和降低輸血傳染病的發生,需要所有參與輸血工作的醫務人員不懈努力和緊密合作。1. 減少不必要的輸血,科學、合理使用血液輸血治療的風險性決定了臨床醫師在考
輸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均有傳播疾病的危險,常見的有乙型、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細胞病毒感染,梅毒,瘧疾,弓形體病等。此旬,如血液被細菌污染,可使受血者由此引起菌血癥,嚴重者可致敗血癥。在由輸血引起的疾病中,艾滋病危害性最大。 1.肝炎:輸血后肝炎的傳播情況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獻血者人群中肝炎流行情況;②所
1.3血小板輸注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參與止血,血小板的輸注分治療性輸注和預防性輸注。適應癥: 1.3.1外科①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異常,伴有出血傾向或表現。②血小板計數>100x109/L,可以不輸。③血小板計數在(50-100)x109/L,根據是否有自發性出血
問題 1:通常輸血需要加溫嗎?什么情況下輸血才需要加溫?1、通常在輸血速度不快的情況下血液是不需要加溫的。目前對血液加溫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給受血者機體和肢體保暖比給血液加溫更重要。2.、常需要進行血液加溫的情況有:(1)大量快速輸血:成人 ﹥ 50 ml/(kg·h);兒童 ﹥ 15 m
隨著輸血醫學的飛速發展,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院執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情況監督力度的加大,臨床用血規范化的程度顯著增強,廣大醫務工作者對科學合理臨床用血的認識有明顯提高[1~3]。然而,傳統的輸血觀念、嚴峻的輸血風險對臨床用血規范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臨床輸血管理制度很不健全,需
一、自身輸血的概況自身輸血是將病人自己的血液或血液成份采集后再回輸給自己。當一名受血者以自己獻血者時,他接受的是自己的血液或血液成份,這是最安全的輸血。自身輸血早在1886年首次報道,直至1921年才成為臨床上可接受的輸血。到20世紀30年代對選擇性手術的患者,術前1-2周采集自身血液保存于血庫,以
無論是門診異常子宮出血的患者,還是住院部即將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可能都接觸過臨床輸血的問題,輸血是把雙刃劍,正確的輸血可以挽救生命,但是輸血仍是有風險的,即使血液質量標準不斷提高,輸血仍是一項高風險的治療措施,需要嚴格掌握輸血指征。有的患者長期忍受貧血的痛苦,渴望輸
總 則 1、疑似有輸血反應時,護師(士)應立即停止輸血并報告主管醫師或值班醫師,醫師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繼續輸血或查明輸血反應原因或決定糾正處理。 2、對嚴重的輸血反應應及時向上級醫師或科主任匯報,同時向輸血科及醫務
執行委員會第一二五屆會議 2009年 5月 7日臨時議程項目 5.2血液制品的可得性、安全性和質量秘書處的報告1.血液制品(血液制品定義為從人類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療物質,包括全血、易變血液成分和血漿源醫藥產品。)每年可拯救千百萬人的生命,大大提高預期壽命和改善生命垂危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支持復雜的醫療
輸血可拯救生命和改善健康,但是許多需要輸血的患者不能及時獲得安全血液。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地區,隨時都會有輸血的需求。沒有可用的血液會導致死亡,也會使許多患者受到疾病的折磨。全球每年采集的獻血量約為9200萬單位。其中近50%是在占世界人口15%的高收入國家中采集的。具有穩定的定期自愿無償獻血者的基礎,
血液信息的跟蹤流程為:根據RFID標識碼,首先到全國血液信息中心數據庫中查找該袋血液的所屬省份信息,根據查到的IP地址進人該省級血液信息中心數據庫查找該袋血液的所屬城市信息,根據查到的IP地址進入該市級血液信息中心數據庫查找該袋血液所屬的血站,根據查到的IP地址進入該血站數據庫,根據其中的信
“血液庫存比較緊張,建議動員家屬親友互助獻血。”前天,杭州市一醫院輸血科主任潘小良在一張臨床醫生開的輸血申請單上寫上反饋意見時,眉頭緊鎖,愁云密布。 他在心里一盤算,才半天的工夫,無法很快執行的輸血申請單又積壓了不下5張。人命關天,不少等著做手術的患者因備血不足,而不得
自從人類最初從我們的原始祖先進化以來,我們就陷入了與人類遭遇的最大傳染病—瘧疾的斗爭之中,瘧疾是一種致死性疾病,其是由瘧原蟲通過蚊子叮咬來傳播引起人群致病的,每兩分鐘就有1名孩子因感染瘧疾而死亡。2016年在91個國家中(大部分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大約有2.16億瘧疾感染病例,相比前一年增加
跟大多數人一樣,習慣于起床后瀏覽新聞的美國貝勒醫學院熱帶病學學院的院長彼得?豪泰茲被眼前的報道嚇了一跳――“新型艾滋病”來襲!全球1000萬人感染! 仿佛在一夜間,這種叫做“新型艾滋病”的疾患成為懸在人類健康之上的一把尖刀,決定著全人類的存亡。人們突然發現,有種病“跟艾滋病有很多相似之處”
摘要: 地震后容易出現傳染病的高發甚至暴發,但只要采取正確的方法積極主動預防,大規模傳染病出現的幾率并不大,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周圍親屬等出現的小的傳染病,只要治療及時,也完全不會造成流行,不必因此過于緊張。 如何防治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流行極快的烈性傳染病。經呼吸道吸入或經消化道
輸血可拯救生命和改善健康,但是許多需要輸血的患者不能及時獲得安全血液。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地區,隨時都會有輸血的需求。沒有可用的血液會導致死亡,也會使許多患者受到疾病的折磨。 全球每年采集的獻血量約為1.08億單位。其中近50%
7. 相關因素的治療(1)避免圍術期低溫,當體溫<34℃將影響血小板功能和延長凝血酶激活。(2)及時診斷并有效治療嚴重酸中毒和嚴重貧血,當pH<7.10也明顯影響凝血功能。Hct明顯下降也影響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四、自身輸血自身輸血可以避免輸注異體血的輸血反應、血源傳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對
【概念】自體輸血就是當病人需要輸血時,輸入病人自己預先儲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優點】1、可以避免經血液傳播的疾病,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瘧疾等;2、不需檢測血型和交叉配合試驗,可避免同種異體輸血產生的抗體抗原免疫反應所致的溶血、發熱和過敏反應;3、可避免同種異體輸血引起的差錯事故;4、反復放血
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人們或許都并不了解抗瘧疾藥物、蚊帳,甚至對瘧疾的基本知識都并不太了解,但我們的機體仍然能夠有效抵御瘧疾的感染,在人類與瘧疾激烈的斗爭中,人類生存的一種方式就是使我們對病原體變得并不那么友好,而這或許就是事實。 在幾千年的時間里,我們機體遺傳密碼中發生的隨機差異會無意中降低
2006年美國麻醉醫師學會(ASA)發布了“圍手術期輸血和輔助治療指南”(Anesthesiology 2006,105:198,以下簡稱指南)。該指南是繼1995年版指南發表10年來的第一次修訂,值得認真閱讀與參考。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由于有血液傳播的可能,常常作為輸血和術前檢查項目。除此之外,還是孕婦產前檢查項目之一。 在臨床中對梅毒有不同的檢測方法,報告結果時陰時陽,患者常常一看到梅毒抗體陽性馬上就懵了,以為陽
前言 在日常醫療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碰到無任何臨床癥狀,平時生活謹慎,無不良習慣的老年人梅毒化驗假陽性,給一些老年人晚年生活蒙上了陰影、心里增添了負擔。 抱怨1 “我家親戚本來打算作腰椎滑脫手術,結果老太太術前檢
不合理用血嚴重,加劇血源緊張 輸血作為臨床上治療病人的重要手段已有百余年歷史,對于不少大出血、貧血或血液病人來說,及時有效輸血能提高患者身體抵抗力、傷口康復能力等,甚至挽救性命。為了規范臨床用血,上世紀90年代,國家衛生部曾出臺《臨床科學合理用血標準》,對患者用血指征做了詳細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