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通過改變結直腸癌進化預防這種癌癥發展
癌癥是在細胞開始不受控制地分裂時開始的。科學家們已經知道,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幫助預防結直腸癌發展,但阿司匹林具有這種效果的確切原因大多是個謎。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揭示阿司匹林改變了結直腸癌細胞群體隨時間進化的方式,使它們的生存和增殖能力降低。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eLif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spirin's effect on kinetic parameters of cells contributes to its role in reducing incidence of advanced colorectal adenomas, shown by a multiscale computational study”。 論文共同作者、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公共衛生項目人口健康與疾病預防教授Dominik Wodarz說,“我們想知道阿司匹林對細胞的達爾文進化有什么影響。癌癥的......閱讀全文
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這類患者結直腸癌風險
近日,英國國家健康與臨床卓越研究所(NICE)公布的新的健康指南草案。新指南草案指出,連續兩年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能夠顯著降低Lynch綜合征患者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NICE是審核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必須提供哪些藥物和治療方案的機構,這是NICE首次將阿司匹林推薦作為預防癌癥的治
阿司匹林通過改變結直腸癌進化預防這種癌癥發展
癌癥是在細胞開始不受控制地分裂時開始的。科學家們已經知道,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幫助預防結直腸癌發展,但阿司匹林具有這種效果的確切原因大多是個謎。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揭示阿司匹林改變了結直腸癌細胞群體隨時間進化的方式,使它們的生存和增殖能力降低。相關研究結果近期
柳葉刀:阿司匹林與魚油 “搭配”或可減少結直腸癌風險
結直腸癌是全球第三大最常見癌癥,占所有癌癥病例的10%。雖然有結腸鏡檢查作為篩查的“金標準”,但是依然面臨著發病率上升的顯著問題。如何預防這一常見癌癥?現在,《柳葉刀》上一篇新文章給出一種可能:科學家們發現兩種常用化合物——阿司匹林和EPA(魚油的主要成分),或可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圖片來源:P
Genome Biology:上海交大解析阿司匹林的抗結直腸癌機制
癌癥化學預防指利用天然或合成的化學物質來阻止、逆轉、減緩癌癥的發生發展過程。雖然阿司匹林的化學預防效果已經被廣泛研究,但人們還不完全清楚細胞組分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比如長非編碼RNA(lncRNA)。lncRNA是長達兩百個核苷酸以上的轉錄本,絕大多數位于細胞核內。 上海交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
【結直腸癌】治療手法
??? 治療??? (一)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仍然是結、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方法。??? 直腸內超聲檢查的開展使術前明確早期結、直腸癌的浸潤深度和范圍成為可能,為結、直腸癌內鏡治療的選擇提供了依據。??? 1.右半結腸癌的手術??? 右半結腸癌應包括盲腸、升結腸、結腸肝曲部癌,右半結腸癌除因癌腫巨大
【結直腸癌】檢查方法
??? 檢查??? 常用的檢查方法有以下幾項:??? (1)大便隱血試驗 大規模普查時或對一定年齡組高危人群作為結、直腸癌的初篩手段。陽性者再做進一步檢查。??? (2)腫瘤標記物 結、直腸癌診斷和術后監測較有意義的腫瘤標記物是癌胚抗原(CEA)。但認為CEA作為早期結、直腸癌的診斷缺乏價值。血
PNAS:研究重塑結直腸癌發生模型
這一發現導致的治療策略可能同樣有助于治療II型糖尿病 圖片說明: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Lawrence Lum博士(右)和Wei Tang博士。 (圖片來源: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美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一個之前被認為會促進結直腸癌的蛋白實際
結直腸癌診治還須“早”發力
一例早期結直腸癌,只需采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即可治療,人均住院天數為5天,相關醫療費用在1.05萬元。但如果是一例IV期結直腸癌,通常需要采取手術+放化療+靶向用藥等手段治療,人均住院天數為140天,相關醫療費用至少在30萬元。 前不久,在第三屆國家癌癥中心結直腸癌國際高峰論壇上,山
Biomarker時代的結直腸癌精準治療
日前,2016屆CSCO學術年會在廈門圓滿完成,本屆年會以“精細管理、精準醫療”為主題,其中精準檢測作為實施精準醫學的第一步,成為本屆CSCO學術年會的熱點話題。 在艾德生物與默克聯合舉辦的結直腸癌專場衛星會中,來自臨床的劉云鵬教授、李進教授、王新教授和來自病理的丁彥青教授、閻曉初教授、邰艷紅
【結直腸癌】病因與臨床表現
??? 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占我國惡性腫瘤的第四位,并有上升的趨勢。中國人結、直腸癌與西方人比較有3個流行病學特點:①直腸癌比結腸癌發病率高,約1.5∶1;②低位直腸癌在直腸癌中所占比例高,約占75%,大多數直腸癌可在直腸指檢時觸及;③青年人(
結直腸癌化療抵抗新機制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是最常用的尿嘧啶抗代謝藥,在腫瘤內科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因藥物抗性,極大限制了其治療結直腸癌的療效。2019年3月發表于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文章介紹了,結直腸癌對FU藥物敏感性的關鍵,主要完成單位為陸軍軍醫大學
便隱血試驗(FOBT)與結直腸癌
最近科華生物獲得便隱血(FOB)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的注冊證,該檢測項目豐富了科華生物的POCT產品線,其應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公共衛生意義。目前,FOBT已被世界各國廣泛應用于結直腸癌的大規模人群篩查。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結直腸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科華生物在此刻推出的檢測性能優越、質量可
維甲酸抑制結直腸癌的發展
最近,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道稱,維甲酸——來自于維生素A的一種化合物,對于抑制小鼠和人類結直腸癌,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員發現,癌癥小鼠腸道內的代謝產物水平低于正常水平。此外,如果一些結直腸癌患者的腸道組織中高水平地表達一種蛋白質(可降解維甲酸),那么這些患者往往比其他患者的表現更差。相
結直腸癌研究體內外模型綜述
引言:上海吉凱基因化學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擁有國內最大的慢病毒文庫,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疾病關鍵基因科研服務供應商,在疾病研究領域的實驗積累已逾14年!在這里,我們為大家特別整理了10多個研究領域的經驗所得,將最實用的精華分享給大家!上一期幫大家總結了胃癌研究中體內外模型的選擇,以及病毒
五十歲后要警惕結直腸癌
有數據顯示,過去10年間,我國結直腸癌的患病率增長了53.3%,每年凈增長4.2%。因此有專家認為,結直腸癌未來可能超過肺癌,成為第一癌癥殺手,而且越是發達城市,患病率相對越高。值得關注的是,近一半患者首診即為晚期或由于手術后復發轉移進入晚期疾病狀態,無治愈機會,只能以延長生存及提高生活質量為
“生活方式分數”,與結直腸癌風險...
眾所周知,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近日一項研究致力于將個體生活習慣對結直腸癌風險的影響進行量化。 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居全球惡性腫瘤第3位,是一種“現代病”、“富貴病 ”,主要癥狀是便血、腹痛、大便異常、乏力和貧血等,其發生原因與現代生活方式和飲食類型直接相關。但如果及時篩查和糾正生活
結直腸癌研究體內外模型綜述(二)
二、細胞實驗效果不錯,那動物實驗怎么做?動物模型可在在腫瘤基礎性研究和抗腫瘤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結直腸癌研究中動物實驗主要分為三種類型:I自發結直腸癌模型;II誘導結直腸癌模型;III 移植結直腸癌模型。第I種主要是通過構建轉基因動物的方式實現,第II種則利用化學誘導劑誘導結直腸癌發生,但是
結直腸癌研究體內外模型綜述(一)
引言:上海吉凱基因化學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擁有國內最大的慢病毒文庫,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疾病關鍵基因科研服務供應商,在疾病研究領域的實驗積累已逾14年!在這里,我們為大家特別整理了10多個研究領域的經驗所得,將最實用的精華分享給大家!上一期幫大家總結了胃癌研究中體內外模型的選擇,以及病毒工具
結直腸癌化療抵抗新機制(一)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是最常用的尿嘧啶抗代謝藥,在腫瘤內科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因藥物抗性,極大限制了其治療結直腸癌的療效。2019年3月發表于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文章介紹了,結直腸癌對FU藥物敏感性的關鍵,主要完成單位為陸軍軍
男性更易患結直腸癌的潛在機理
研究發現,女性結直腸癌(CRC)患者的麥芽香肉桿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um )特異性減少。然而,麥芽香肉桿菌如何影響結直腸癌的發展仍然知之甚少。 2023年7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學于君、胡嘉麒(William Ka Kei Wu)及Matthew Tak Va
結直腸癌化療抵抗新機制(二)
ABHD5通過提高自噬尿嘧啶產量來降低FU攝取 接下來,研究人員試圖探索ABHD5調節pMMR結直腸癌細胞對FU反應的機制。首先他們比較了ABHD5敲除細胞和對照SW480細胞的胞內FU濃度。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結果十分醒目,與對照組細胞相比,ABHD5敲除細胞內的FU水平顯著增加(圖3)。??ABHD
概述結直腸癌的肝轉移的內容
結直腸癌(大腸癌)在我國是發病率很高的惡性腫瘤,它與胃癌、食管癌和肝癌并列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四大殺手”。近年來結直腸癌根治性手術在外科醫生的努力下已經做的越來越規范和精益求精,但術后能存活5年以上的患者仍只有60%左右,出現肝臟轉移是影響結直腸癌患者長期存活的最主要問題。的確,有一半的患者手術
60%患者發現結直腸癌時已是中晚期
目前,在我國惡性腫瘤發病排名中,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列第三,并呈上升趨勢。我國年均新發結直腸癌病例達17.2萬。2002年結直腸癌發病率僅僅為7%,預計到2015年,這個數字將變成13%,發病率將翻一番。 “現在年輕人得惡性腫瘤已經不是很奇怪的事情,特別是結直腸癌,這與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年輕
腸道菌群也能檢測結直腸癌突變?
近期在美國人類遺傳學協會(ASHG)2015年會上發布了一項研究結果。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的構成和數量與結直腸癌的突變存在相關性。研究人員認為,將來對大便樣本進行菌群的構成和數量的分析就可以確定結直腸癌的突變類型。控制腸道菌群有可能預防和治療結腸癌。 據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結腸癌腫瘤組織周圍的菌群
大便中的腸道細菌或能預測結直腸癌
說起大便,很多人可能會掩鼻皺眉。如今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試圖從糞便中分析腸道菌群的特點,以期獲得有關疾病的線索。 腸道菌群是指生活在腸道中的微生物群體,它們可用于預測結直腸癌的發生。結直腸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它是女性第二大常見癌癥,也是男性第三大常見癌癥。 近日,一國際科學家團隊
結直腸癌(CRC)的常見腫瘤標志物
結直腸癌(colorectalcancer,CRC )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統計,我國2010-2014年結腸癌和直腸癌5年生存率分別為57.6%和56.9%。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CRC不是單一、一致的疾病類型,而是由一系列基因改變組成的分子異構疾
大冢結直腸癌復方新藥獲FDA批準
據外媒報道,日本藥企大冢(Otsuka)的抗癌復方新藥Lonsurf獲得FDA提前3個月批準,用于對其他療法(化療及生物療法)治療效果不好的難治性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 根據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提供的數據,在美國,結腸直腸癌是第三最常見的非皮膚癌。許多患者亟需更多的治療選擇,而新藥Lonsu
腫瘤動物模型的構建——結直腸癌篇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屬于世界上第三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外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保持著穩定增長的態勢,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因此,建立合適、可靠的結直腸癌動物模型,對于其病程機理研究和臨床藥物治療都具有重大意義。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結直
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和魚油可減少腺瘤發生數量
2018年對深海魚油來說真是不好過,先是一個8萬人隊列研究發現它防不了冠心病,之后在緩解干眼癥上也被打臉,好不容易美國心臟協會推薦了一波深海魚,馬上又有一項研究顯示深海魚油哪怕在心血管高危的糖尿病人上,也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全因死亡率,還把吃魚帶來的好處劃給了飲食中的混雜因素了。 除了預
隔日一次小劑量阿司匹林對女性有益嗎?
? 荷蘭一項研究表明,作為一級預防,隔日一次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在大部分女性中無益甚或有害,但在65歲以上女性中選擇性應用可能改善凈獲益。論文12月4日在線發表于《心臟》(Heart)。??? 此項研究隨機給予27939例健康女性隔日100 mg阿司匹林或安慰劑治療,并利用長期隨訪數據構建了競爭風險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