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氧性腦病新生兒期后治療的相關介紹
1.有下列情況者需繼續治療 (1)治療28天,神經系癥狀仍未消失,NBNA評分<36分,EEG異常。 (2)第2、3個月復查CT、B超或MRI出現腦軟化,腦室擴大,腦萎縮、腦室周圍白質軟化或基底節病變等。 (3)第2、3個月時不能抬頭、手不靈活、不會拾物、腳尖著地、肌張力異常、膝反射亢進等。 2.治療方法: (1)麗珠賽樂5ml或加腦細胞生長因子1600~4000U或復方丹參6—10ml靜滴: (2)每日1次×10次共2~3個或直至6個月,同時按年齡及發音缺陷進行功能訓練,并從心身、行為、情緒、喂養、綜合治療基礎上進行早期干預。......閱讀全文
急性缺氧性腦病新生兒期后治療的相關介紹
1.有下列情況者需繼續治療 (1)治療28天,神經系癥狀仍未消失,NBNA評分
急性缺氧性腦病的相關介紹
發病一般較急。輕者可有煩躁不安、欣快、激動、反應遲鈍、領悟力和定向力不良,且有呼吸、心率增快,血壓升高,腱反射亢進。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全身或局限性痙攣發作。如昏迷加深,則四肢厥冷,大汗,血壓進一步下降,心音微弱,眼球固定或游動,深淺反射消失,肌張力降低,病理反射陽性或蹠反射呈中性,并常
關于急性缺氧性腦病的初期治療介紹
此階段治療主要針對窒息缺氧所致多器官功能損害,保證機體內環境穩定;積極控制各種神經癥狀,治療重點是三支持、三對癥。 1.三項支持 (1)維持良好的通氣、換氣功能,使血氣和PH值保持在正常范圍。窒息復蘇后低流量吸氧6小時,有青紫呼吸困難者加大吸入氧濃度和延長吸氧時間;有代酸者酌給小劑量NaHC
簡述急性缺氧性腦病的治療原則
1.盡量爭取早治療:窒息復蘇后出現神經癥狀即應開始治療,最好在24小時內,最長不超過48小時開始治療。 2.治療應采取綜合措施,先保證內環境穩定和各臟器功能的正常運轉,其次是對癥處理和恢復神經細胞的能量代謝,以及促使受損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3.治療應及時細心,每次治療措施都應在規定時間內
關于急性缺氧性腦病的中后期治療介紹
主要針對重度HIE對上述治療不滿意者,以防止產生神經系后遺癥。重點為: 1.麗珠賽樂◎、復方丹參注射液,可反復用2~3個療程。 2.有條件者可加用腦細胞生長肽。 3.加強新生兒期干預,如撫觸、肢體被動活動等。 4.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供給足夠的奶量和熱量。 5.新生期的干預。 (1)視
關于急性缺氧性腦病的預后介紹
1.評估時間及內容:在不同的病期有不同的評估內容。 (1)生后24小時內:HIE是否發生; (2)72小時左右:腦損傷的嚴重程度,對預后的初步估價; (3)10~14天:神經系統后遺癥的可能性及嚴重性的估價; (4)28天:全面恢復情況,并制定干預治療計劃。 2.臨床及輔助檢查的參考價
急性缺氧性腦病中期治療方式介紹
應用促N細胞代謝藥物或改善腦血流的藥物,消除因缺氧缺血引起的能量代謝障礙,使受損神經細胞逐漸恢復其功能,以下各種藥物可任選一種。 1.CDPC:生后24h便可100—125mg/d或麗珠賽樂(2~5ml/d+50ml液×10~14天),上述二藥可任選一種。 2.復方丹參注射液:生后24h便可
急性缺氧性腦病的病因分析
常見病因,如: 1、被沙土掩埋、胸部創傷、神經毒氣、癲癇持續狀態、呼吸肌麻痹和麻醉意外等所致的呼吸功能障礙和氧吸入不足。 2、各種原因所致的喉頭水腫或痙攣、嚴重肺水腫、異物誤入呼吸道以及昏迷患者的嚴重舌后墜等所致的呼吸道阻塞和氧氣不能進入肺泡。 3、一氧化碳或亞硝酸鹽類中毒等所致血紅蛋白的
簡述急性缺氧性腦病的臨床依據
1.有明確的可導致胎兒宮內缺氧的異常產科病史,以及嚴重的胎兒宮內窘迫表現:如胎動明顯減少,胎心↓
關于急性缺氧性腦病的輔助檢查
1.化驗檢查血氣分析 了解缺氧及酸中毒情況;血糖、血電解質、心肌酶譜、肝腎功能可判斷代謝紊亂及多臟器損害;磷酸肌酸激酶腦同工酶(CK-BB)、神經烯醇化酶(NSE)等可判斷腦損傷的嚴重程度。 2.影像學檢查 目的是進一步明確HIE病變部位及范圍,確定是否合并顱內出血和出血類型,動態系列檢查對
概述急性缺氧性腦病的發病機制
(一)腦血流改變:當窒息缺氧為不完全時,體內各器官血流重新分配以保證心、腦、腎上腺等組織血流量,如缺氧繼續存在,這種代償機制失效,腦血流灌注下降,出現第2次血流重新分布,即供應大腦半球的血流減少,以保證丘腦、腦干和小腦的血灌注量。此時,大腦皮質矢狀旁區及其下的白質(大腦前、中、后動脈灌注的邊緣區
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概述
HIE至今尚無完整統一的治療方案,經過多年臨床實踐,國內對HIE的治療確有改進,HIE預后也有一定程度改善。對HIE的治療,越早開始越好,對一些重度窒息兒,復蘇后如出現興奮激惹,或嗜睡抑制,便應仔細檢查肢體肌張力和原始反射有無改變,若符合HIE的臨床診斷依據,便應立即開始治療。缺氧缺血性腦損傷雖
高壓氧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的介紹
50年代前蘇聯學者即已報道用高壓氧(HBO)治療新生兒窒息取得滿意效果。近來國內研制成嬰兒透明氧艙,新生兒臨床應用高壓氧治療才得以逐步開展,主要用于治療HIE。據國內報道高壓氧治療HIE新生兒期療效較滿意,但缺乏遠期隨訪結果,今后尚需對其遠期療效及可能產生的副作用進行深入研究。
治療急性腦病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對于譫妄的治療主要包括病因治療、支持治療和對癥治療。 1.病因治療 是指針對原發腦部器質性疾病或軀體疾病的治療,這是最重要的治療環節,但由于病因往往難以明確或不容易解決,病因治療即變得困難。 2.支持治療 一般包括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適當補充營養。在整個患者精神狀態改變期間,建議適當的環境
治療急性腦病綜合癥的相關介紹
譫妄綜合征的處理要點,首先在于尋找和治療導致譫妄的基本病因。老年人應避免多種藥物的合并應用,如正在服用多種藥物,特別是抗膽堿能藥物,則應予停藥或減量。如患者原先維持腦代謝的氧供能力已很低,應迅速解除他們原有的心力衰竭或呼吸道感染等因素,一旦腦缺氧減輕,急性譫妄便可取得迅速改善。為了防止心力衰竭和
關于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基本介紹
缺血缺氧性腦病(HIE)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的腦部病變,最常見的是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但也可發生在其他年齡段。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是圍生期新生兒因缺氧引起的腦部病變,常見的原因有各種原因導致的胎兒宮內窘迫,如臍帶繞頸、羊水異常等,也常見于分娩過程及出生后的窒息缺氧,少數可見于其他
關于缺血缺氧性腦病的預后介紹
新生兒HIE不僅可引起圍產期新生兒死亡,而且是新生兒期以后造成傷殘兒童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新生兒期如何正確判斷HIE患兒的預后,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患兒家屬所關心的問題。近年來國內報道經過治療后,HIE后遺癥發生率在25%~35%之間。若繼續改進治療,則后遺癥的發生尚可減少。
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對癥處理介紹
對癥治療可防止已經形成的病理生理改變對受損神經細胞的進一步損害,可縮短新生兒期病程,從而減少后遺癥的發生。對驚厥、腦水腫和腦干癥狀的處理應積極和及時,一旦出現,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其控制或消除。 (1)降低顱內壓HIE的顱壓增高,最早在生后4小時便可出現,一般在第2天最明顯。生后3天內應適當限制
治療小兒肝性腦病的相關介紹
對急性肝衰的治療強調采取綜合性治療措施,除加強支持和對癥處理外,清除毒性物質、糾正代謝紊亂,阻止肝壞死,使肝臟得以修復和再生。具體措施如下: 1.一般治療 采用飲食療法,補鉀,糾正酸、堿中毒等治療方法。 2.護肝治療 患兒昏迷期間,熱量來源主要靠靜脈輸入葡萄糖液,熱量較充足可減少機體本身
治療老年肝性腦病的相關介紹
1.消除誘因 應盡量避免使用麻醉、止痛、安眠、鎮靜等類藥物,如使用不當,可出現昏睡,甚至昏迷。當患者狂躁不安或有抽搐時,禁用嗎啡及其衍生物、副醛、水合氯醛、哌替啶及速效巴比妥類,可減量使用(常量的1/2或1/3)地西泮、東莨菪堿,并減少給藥次數。或用異丙嗪、氯苯那敏等抗組胺藥代替。必須及時控制
關于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腦脊液檢查介紹
為減少對患兒的擾動,應避免作腦脊液檢查,只有在需要排除化膿性腦膜炎時才作這項檢查。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新生兒腦脊液可能有極少量紅細胞進入腦脊液,或因黃疸使腦脊液呈淡黃色。并不表示有顱出血。
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高壓氧的作用機理
(1)提高血氧分壓,改善組織供氧,在2個大氣壓下吸入純氧,肺泡氧分壓和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量,較常壓下吸入空氣增加10倍以上,顯著改善各臟器組織的氧供,從而對全身和局部缺氧性疾病發揮治療作用。 (2)改善腦細胞代謝,促進腦損傷修復。 (3)使正常部位腦組織的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有利于防治腦水
概述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治療方法
治療的目的在于盡可能改善已經受損害神經元的代謝功能;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同時應予以控制驚厥減輕腦水腫改善腦血流和腦細胞代謝等特殊治療。 (一)一般治療: ①糾正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必要時使用人工呼吸器 ②糾正低血壓:保證充分的腦血流灌注常用多巴胺每分鐘5-10μg/kg靜脈滴注 ③供給足
診斷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簡介
臨床診斷依據: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診斷依據主要依靠產科病史和新生兒期神經癥狀,具體如下: 1.有明確的可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的異常產科病史,如臍帶繞頸、繞身、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母親有嚴重妊高征,及產程延長等。 2.有嚴重的宮內窘迫,如胎動明顯減少、胎心減慢
治療異染性白質腦病的相關介紹
目前本病無有效療法,仍以支持和對癥治療為主。基因療法用腺病毒等載體將芳基硫酸酯酶A基因轉染病人骨髓,但尚處于探索階段。由于維生素A是合成硫苷酯的輔酶,患兒應避免和限制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本病患者在癥狀尚未出現以前可考慮進行骨髓移植,以延緩或終止病情發展;對神經系統已有廣泛病變者尚無滿意治
治療急性間歇性卟啉病的相關介紹
1.去除誘因 要去除誘發因素,避免應用可以增強ALA合成酶作用的藥物,如巴比妥、磺胺藥、灰黃霉素、氯喹、雌性激素等。 2.飲食治療 注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攝入量,供給足夠的熱量和電解質。 3.對癥治療 腹部不能忍受者可用嗎啡。氯丙嗪可緩解精神癥狀。不能進食者靜脈滴注葡萄糖或完全腸外營
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相關介紹
1.治療原則:總的治療原則是消滅白血病細胞群體和控制白血病細胞的大量增生。解除因白血病細胞浸潤而引起的各種臨床表現。 2.支持治療 (1)注意休息:高熱。嚴重貧血或有明顯出血時。應臥床休息。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2)感染的防治:嚴重的感染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防治
簡述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腦電圖檢查
新生兒HIE腦電圖波形特點是低電壓、等電位和爆發抑制波。腦電圖輕度異常表現為背景節律呈持續性5~25LV低電壓的D波,無正常足月兒腦電圖常見的在D波上重疊的快H波和A波。中度異常是在抑制背景上爆發高電壓波,波幅可高達180LV,抑制時間持續2~4秒。重度異常中爆發波降至50LV左右,抑制時間持續
腦細胞代謝賦活劑等藥物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的介紹
這類藥物有腦活素、胞二磷膽堿、1,6-二磷酸果糖,均為70~80年代試制并用于神經科臨床的藥物。其共同特點為通過不同途徑促進神經細胞代謝功能,防止或減輕各種病理刺激對神經細胞造成的損傷,從而恢復神經功能。糖皮質激素作為抗炎、抗休克和搶救重危患者的藥物,在臨床應用多年,對其腦保護作用曾有爭議。神經
關于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血清酶活性測定介紹
新生兒窒息后可引起多臟器功能損害,大量酶類自損傷細胞逸出至血液。一般認為窒息嬰兒血清中CPK、LDH和AST活性只能表明窒息程度,不能真實反映心肌細胞或腦細胞損傷程度。國外文獻報道,血清中CPK、LDH、AST活性與HIE的病情輕重無關,不能作為診斷和臨床分度的依據,但高到一定程度與預后有關,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