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第一期青年學術沙龍正式拉開帷幕。所黨委書記隋紅建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副所長、所青聯主席呂雪峰主持開幕式。 本期沙龍是青島能源所青年聯合會成立以來主辦的第一次全所性學術交流活動,由所青促會、學生會承辦,共有30多位青年職工、博士后、研究生提交學術墻報。 為期3天的展演過程中,共吸引所內外數百人次的研究人員和研究生到場交流。經過研究員現場投票打分,劉奕(酶工程團隊研究生)、韓磊(生物傳感器團隊研究生)、陳梅(微生物代謝工程團隊博士后)、張建軍(仿生能源與儲能系統團隊職工)、劉彥芳(仿真模擬團隊博士后)、于光(綠色化工技術中心職工)等6人獲得優秀墻報獎勵。 下一步,青島能源所青聯將繼續圍繞該所中心工作組織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激發青年職工的創新活力和創業熱情,為研究所事業發展貢獻青春和力量。墻報展示 ......閱讀全文
當歷史的車輪進入21世紀,伴隨著我國大學飛速發展而夾雜著功利主義甚囂塵上的滾滾洪流,承載著追求真理使命的教授,在堅守知識化身、正義力量、人類進步張力、人類精神家園守護神的道路上,時常遭遇學術功利的陷阱,學術生命之燈在學術功利的疾風暴雨中掙扎著。近年來,因學術功利恣意蔓延而引發的“學術墮落”丑聞越
要撰寫好一篇學術論文,必須要掌握好撰寫學術論文的方法。作者從事研究二十余年,從事學術刊物的主編已有近十年的經歷。本文作者以兩種不同的眼光和視角來談談如何撰寫好一篇學術論文的問題。當然方法論再好,也不能取代認真讀書踏實積累的作用,小伙伴們加油吧! 從攻讀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到作為研究人員,幾乎很少
目前國自然基金已經進入最終的沖刺階段,為了方便大家充分了解各項目情況,現將已啟動項目情況做了匯總,數據均來源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僅供讀者參考。 2020
“在學術論文和學術報告質量面前應該人人平等,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學術論文,在學術交流中真正產生思想碰撞。”6月19日,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馮長根在合肥舉行的第二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上的一席話發人深思。 中國科技發展正進入新的躍升期,科技工作者科研條件不斷改善,參加各種交流活動的機會
基礎研究作為科學之本、技術之源,是科技進步的先導,是自主創新的源泉。胡錦濤總書記深刻指出:“只有以深入的基礎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斷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增強國家發展的后勁。”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十七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以科
2017年3月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聯合支持的2015年度學科發展戰略研究項目交流會在中德科學中心多功能廳召開。16個項目的負責人或其委托人報告了研究進展與階段性成果。報告人以及各項目組其他成員交流了項目研究及管理的經驗,提出了改進立項及管理機制的建議。14位
在國際學術界,“近親繁殖”一直被學術共同體所反對,因為學術近期繁殖會給學術的交流和融合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不過,也有很多研究生導師表示,留用自己的研究生繼續從事研究工作,對整個團隊的人才培養成本、團隊磨合來說也有一定積極影響,那么我們究竟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和做法對待“學術近親繁殖”呢? 學術近親
日前,教育部網站發布關于同意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章程部分條款修改的批復。根據批復,經審核,這三所高校的章程修正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規定,現予核準,并將重新印發新修訂的章程,向本校和社會公布。陜西師范大學章程修正案(2019年核準稿) 一、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2000年~2010年,10年,不短,也不長。如果以過去10年時間為尺度,對設立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的意義和資助成效進行回顧和總結,是怎樣的一個情形呢?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就此接受了《科學時報》記者的采訪。 2000年~2009年期間,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以下
11月2日至5日,由亞洲線粒體研究與醫學學會(ASMRM)、中國線粒體研究會(Chinese- Mit)、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醫學信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體育學院天津市運動生理與運動醫學重點實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近期發布了《中國基礎研究國際競爭力藍皮書2015》(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由張曉林研究員擔任總策劃、楊立英研究員主持,以科研產出為視角,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基于湯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發布的WoS數據庫記錄,勾勒出中國國際競爭力的宏觀輪廓和基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管理辦法 (2013年12月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務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和加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以下簡稱創新群體項目)管理,依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
7月29日,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青年創新促進會與業務處聯合舉辦了以“資源環境戰略與政策研究”為主題的學術交流會,蘭州文獻中心學委會副主任曲建升研究員主持學術交流會,各業務部門40多名青年職工聽取了報告。 蘭州文獻中心2013年度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曾靜靜副研究員做了題為《國際氣候變化適應
為了給國內青年質譜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學術交流平臺,以便于充分交流學術思想,促進國內質譜研究的發展,經研究決定,本次第33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將青年論壇(中文)與5th AOMSC Young Scientist Forum合并舉行(交流語言:英文)。時間為2014年7月15-16日。地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社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SNS)或社交媒體(social media)已經成為社會大眾廣泛使用的社交平臺,并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分享、傳遞思想和信息的方式。在科學界,科研人員在廣泛使用各類一般社交媒體(如twitter、facebook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和規范江蘇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高校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參照國家和教育部有關重點實驗室建設管理辦法,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高校重點實驗室是江蘇區域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進行高新技術研發,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學術交
第十五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勝利閉幕 2008年10月19日下午,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二樓報告廳,“第十五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舉行學術報告會。Ozaki 教授和李燦院士分別作了題為“Mechanism of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
8月15日至20日,第16屆“垂楊介與她的鄰居們”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河北省陽原縣(著名的泥河灣盆地)召開。此次會議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高星研究員、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謝飛研究員和韓國史前研究院院長李隆助教授共同發起和主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韓國史前研究院和陽原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
“白天愁論文,晚上愁嫁人。”論文,是很多海外留學學子都曾烙下的痛印,亦折射出留學海外進行學術研究的辛酸和不易。近日,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媒體均報道部分中國留學生學術適應能力差的問題,一些美國高校教授甚至被迫調整教學內容以適應中國學生。學術問題,儼然成為中國學生海外留學能否順利畢業的攔路虎。 為
“我們在進行著的研究不僅是為了明天,而是明天的明天。”以這個為宗旨的世界首個“負碳經濟研究院”于2011年8月23日在香港舉行莊重的創立儀式,選舉第一個提出負碳經濟的美籍華人詹松林博士為首任世界負碳經濟研究院理事會理事長。為此記者日前在北京采訪了詹理事長。 他說,為解決人類能源短缺、改善全球氣
4月24日至26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成立儀式暨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研討會在合肥市舉行。合肥研究院黨委書記王英儉、固體所所長孟國文出席會議并致辭。國家“千人計劃”特聘研究員、固體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 主任趙惠軍擔任大會執
賽默飛世爾科技在2017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舉辦期間展出全新高效靈活、更適合材料科學研究的Thermo Scientific? Talos? F200i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并進行現場演示。 2017年10月19日,成都 —— 科學服務領域的世界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
---訪布拉格捷克化工技術大學教授Jana Hajslova 【導語】隨著食品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加深、食品供應鏈的國際化發展,食品安全的治理不再是某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獨角戲”,“國際共治”成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必由之路,加強國際間食品安全防控的交流不可或缺。近日,分析測試百科網有幸采訪到了捷克共
2016年12月24~26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以下簡稱科學史所)在北京舉辦了中國科技史家的使命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以紀念研究所成立60周年。科學史所是國內唯一的多學科和綜合性的科技史專業研究機構,也是國際上的三大科技史研究機構之一,為我國科技史學科的創建和發展、學術傳統的塑造做出了突出貢獻
10月27日至28日, “全國土壤質量與水環境博士后學術論壇”在南京成功舉辦。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及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有關領導、中國科學院趙其國院士和朱兆良院士等應邀出席了論壇。來自中國科學院
關于印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的通知 國科金發計〔2015〕35號 有關單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5次委務會議批準通過,現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5年6月16日 國家自然科學
國科金發計〔2015〕35號 有關單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5次委務會議批準通過,現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5年6月16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 (2015年5月12日委務會議審議通過)
近日,接德國洪堡基金會通知,中國科學院聲學所副研究員博士喜獲德國洪堡基金會外國科學家科研獎學金“Research fellowship or experienced researchers”,并獲得在無線聲表面波傳感器領域著名科學家Prof. Leo Reindl的邀請,將赴德國著名的
8月19日,由國際湖沼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中國土壤學會等單位聯合承辦的第34屆國際湖沼學大會(SIL 2018)在南京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是“湖沼學——支撐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的科學”。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國際湖沼學大會是國際上最有影響的內陸水體(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