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大型藥企輝瑞、諾華、葛蘭素史克、賽諾菲、艾伯維、禮來制藥、羅氏、默沙東、百事美施貴寶等紛紛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以下為九大跨國藥企的三季度成績單,以及它們的最新情況! 輝瑞 1.第三季盈利勝預期 輝瑞公布第三季業績,在肺炎疫苗及乳癌藥物的需求帶動下,盈利遠勝預期,集團并上調全年盈利及營收預測。 輝瑞第三季純利由年前同期的26.7億美元,降至21.3億美元。經調整每股盈利為60美仙,營收跌2%至120.9億美元,但仍高于市場預期的115.6億美元。期內,全球疫苗業務的營收增43%至16.3億美元。 2.FDA稱輝瑞大連藥廠弄虛作假 外媒稱,根據FDA的報告,FDA的調查人員今年4月在對位于大連的一家輝瑞制藥廠進行檢查時發現,這家制藥廠的員工隱藏產品的質量缺陷,使用過期或近期未經檢驗的生產原料,并重新檢測不合格產品直到其通過檢測。報道稱,FDA在一份報告中詳細列出了檢查結果。輝瑞公司發言人麥凱?吉姆森通過電子......閱讀全文
新醫改促使跨國醫藥集團在中國“扎堆”建立研發中心 2009年11月3日,瑞士諾華制藥與上海市政府簽訂備忘錄,擬在未來5年內投資10億美元,在上海建立全球第三大研發中心,針對中國的高發疾病從事新藥的基礎研發。此前,該公司已投入2.5億美元在蘇州常熟建設新型全球技術中心。 20天后,德國默克
2010年研究生畢業后,大家各奔東西,有的去了制藥公司,有的去了醫院,有的去了藥監部門,有的接著讀博或者出國,當然也有的人轉了行。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的道路,可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自己的出路。 我們這一代學藥人,趕上了制藥行業突飛猛進的十年,旁觀了05、06年文號亂飛的狂飆突進,也體驗了15、16年
為什么要做微芯 改革開放后中國很多產業都在發展,但醫藥行業卻停滯不前。中國有世界最多的制藥企業,達到7千多家,制劑生產能力全球第一,原料藥生產能力全球第二,但制藥企業的盈利卻非常低。原因很簡單,以價格競爭為手段,代金銷售取代了創新研發。這種低端低廉的模式不可持續。反觀上百家新藥研發機構,包括高
我今天來說一個嚴肅的話題,說說國產藥的質量問題。關于國產藥,我聽到過幾個好玩的說法,都來自醫生。一個說,心血管方面的藥,夏天可以吃國產的,冬天危險系數比較高,一定要吃進口藥。還有一個說,剛開始生病的時候吃進口藥,等到病情穩定了可以換成國產藥。又有一個醫生說,普通病人的醫保數額有限,只能吃國產藥。
自2004年起,歐盟委員會每年發布《歐洲產業研發記分板》,總結了當年度全世界研發投入最高的2500家公司。2015/2016財年,全球研發投入前2500的企業貢獻了6960億歐元的研發資金,增長6.6%。其中生物制藥是研發投入最高的產業之一,排行第二。百強之中,就有25家生物制藥企業。 全球:
瑞士制藥商諾華公司4月20日證實,抗瘧藥物羥氯喹已經獲批在美國投入臨床試驗,以檢驗它對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有效。 這家藥企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本月批準諾華臨床試驗羥氯喹對新冠病毒的療效。諾華打算在美國10多個地點招募440名新冠患者,爭取盡快發布試驗結果。 新冠疫情暴發以后,美國總統唐納德·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全球最大品牌管理咨詢機構Interbrand(國際品牌集團)旗下的Interbrand Health公司3月30日發布了《2016年最具品牌價值的制藥企業(Best Pharma Brands)》。 《2016年最具品牌價值的制藥企業報告》采用了Interbrand經過ISO認證的品牌價值評估
國內藥企向海外藥企購買其新藥在中國區的生產和銷售許可,已有多年歷史,如復星、恒瑞、麗珠等上規模的企業,但是,相比這些國內傳統大藥企業所具有渠道優勢,目前出現一些新買方,開始憑借技術運作海外新藥。 同時,也有少數國內藥企在最近幾年開始坐上賣方席位,特別是2015年,數家國內藥企突然掀起向跨國藥企
5月,針對外資藥企原研藥的“價格談判”有望公布結果。 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曾表示,部分昂貴進口專利藥通過國家談判價格可降50%。這被視為外資藥企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點——它們將可能從此滑向“最壞的時代”。 “我可以確信今后兩到三年里,和本土的仿制藥相比,我們原研藥的價格面臨很大
科技部28日發布《“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示將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技術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推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業快速崛起。 《規劃》指出,至2015年,我國生物
2016年有三大舉世矚目的黑天鵝事件—— 人工智能機器人AlphaGo戰勝李世乭,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有人將上述事件集中爆發歸結為經濟下行,大國式微。 再看醫藥行業,在這個高風險的“日不落”產業,太陽底下更不缺“新鮮事”—— 魏則西離世,Theranos放棄血檢業務,天士力明星中藥被
隨全球醫藥外包轉移及國內外包需求釋放,我國醫藥外包未來成長空間較大,行業呈現“一超多強、兩極分化”格局,CMO成長迅速且以化學藥為主,國內具備國際資質認證的CRO企業是國內外藥企進行藥品全球化布局的首要選擇。 一、我國醫藥外包行業發展歷程 我國外包服務行業與全球有著相似的發展軌跡,受政策環境
服務于醫藥業蓬勃發展的中國 已建立的優勢 在對醫藥業中國特色精辟總結、和對中國發展表述了很高的預期后,John Pouk先生開始侃侃談到安捷倫如何助力中國醫藥業的發展。 首先,中國醫藥業市場涉及面寬,并呈現多元化(diverse
“風來了!” 這恐怕是中國生物醫藥從業者本年度的“最強心聲”。 有人說,2017年是中國新藥研發的元年:突破性新政頻出,政策利好涌現,市場潛力無窮,科學家、資本和企業同力協契,必然會催生一個生物醫藥創新及發展的新時代。 好時代的開啟也同樣需要好生態。 在中國,說到生物醫藥創新,便不能不提
近期生物藥領域風起云涌,Venclexta、Atezolizumab等多個新型靶向藥物取得突破性進展。這讓我們再一次意識到,技術創新對于生物藥開發的重要性。筆者在近期參加一些抗體/精準醫療峰會時發現產業界和市場都在關注著靶向藥物、特別是抗體藥方向的新型藥物種類。因此我們撰寫了《抗體藥物?遇見未來
羅氏對中國研發中心的定位是能進行完整的藥品開發。從早期創新的探索設計,到高效率的后期臨床開發,直至保證完成產品上市的注冊申請。 如今,跨國藥企的戰略考量是在中國市場的生產、銷售斬獲日豐后,如何“更進一步”。過去10年,他們的共同選擇是把制藥業產業鏈的前端——研發,轉移到中國。 這種選
王曉東與歐雷強 納斯達克敲鐘儀式現場合影 本文來源于《E藥經理人》雜志2016年9月刊,原標題“百濟神州:牛人搭檔”。 2016年2月,百濟神州在美國納斯達克實現上市,成為國內屈指可數赴美上市的創業型生物技術公司。在中概股紛紛退市的大環境下,百濟神州能夠逆勢而上,足見資本市場對其產品、團隊以及企
以做強為主要導向的國際藥企巨頭并購 4月下旬以來,差不多全球排名前10的醫藥公司紛紛展開并購。這次并購潮與以往有所不同。過去,并購的目的是做大,這次以做強為主要導向。如葛蘭素史克(GSK)與諾華進行資產置換,GS
“在多個專利藥集體到期,以及研發成本漸漲、新藥審批越來越嚴格的大背景下,制藥大鱷紛紛側身加碼新興醫藥市場,以期彌補部分專利藥喪失市場排他性后的利潤損失,并順便咬掉新興市場這塊新蛋糕上的奶油。”先后在多家跨國制藥企業擔任過高層管理工作的楊偉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近幾天跨國藥企的新動作做了生動的描繪
在醫藥領域,創新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從仿制、仿創結合到創新像一個金字塔,處在最底層的仿制藥生產企業永遠面臨低利潤、競爭激烈的境地;而處在最上層的創新藥,則可獲取高額利潤。面對誘人的市場“蛋糕”,世界主要制藥強國都在加快創新藥物研制步伐。 作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我國數千家制藥企業生產的化學藥品中
改革開放40年,中國醫療衛生領域的變化有目共睹,從最初的看病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氣分析儀……40年滄桑巨變,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飛速。這其中,化工的貢獻功不可沒,從以前的玻璃點滴瓶到如今的塑料點滴袋,從以前一些簡單的感冒發燒藥到如今的保健品,化工讓醫療滿足了人
記者近日在京、津、滬、粵、蘇等地就生物醫藥產業進行調研,先后采訪了lO位歸國創業者,他們都曾在跨國藥企工作。他們認為,近年來跨國藥企加緊在我國布局,受其沖擊我中小企業多向二線城市轉移。與此同時,國內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存在園區多、企業散、融資難、標準化程度低等情況,影響產業健康發展。 跨國藥企
一家幾乎沒有藥物銷售收入、市值超過30億美金的超級獨角獸,如何應對其終極挑戰?“今天,這個時刻,(蘇州工廠)已經做好規模化生產的準備。”11月8日,王志偉在百濟神州蘇州生產工廠落成儀式上說。他是百濟神州化學首席研發總監,百濟神州(蘇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理總經理。 百濟神
《制藥經理人》雜志一年一度的《全球制藥企業排名50強》近日出爐,2015年制藥行業繼續保持了持續穩定的研發投入,合計研發投入高達1111.89億美元。 全球制藥50強企業2015年繼續維持高額的研發投入較為穩定。從研發投
從5月20日開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的慢性乙肝病人就開始了比過去幾年更煎熬的漫長等待。這一天,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工作的首輪結果公布。 其中,乙肝病人急需的韋瑞德藥物(替諾福韋酯)在通過“國家談判”試點獲得降價后,降價幅度在67%,是此輪試點降價幅度最大的一款藥物。此前,韋瑞德的月均
中國仿制藥市場魚龍混雜,常常一個品種有著數十甚至數百家藥企在參與,質量參差不齊,部分企業依靠著帶金銷售,坐擁一方市場。而藥品的“專利懸崖”在國內也總是屢屢滯后,對比美國和英國NHS/MIMS藥品采購價格可以看出,專利期后不論是原研藥還是仿制藥,國內價格都普遍高于英美兩國。仿制藥的賺錢邏輯在于薄利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證實,海正輝瑞或正處于“離婚”前期,在去年以來業績大幅下降的壓力下,輝瑞方面正考慮撤資,清算離場。 “業內很多人都已聽說這一事宜,分手形式將是輝瑞方面撤資,海正輝瑞今后或將吸收成為海正藥業的一個事業部門或是子公司。目前,輝瑞已向不少咨詢公司咨詢相關事宜,開始清算離場價值。”一
過去幾年,醫學聯絡官(MSL)在中國制藥行業獲得了較快發展。2013年GSK事件后,制藥企業在業績壓力之下,發展醫學聯絡官(MSL)團隊成為實現合規學術推廣的方式之一,外資藥企均在過去幾年不斷加強自己的MSL團隊。MSL這一職業與醫藥代表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只傳遞醫學科學信息,不進行藥品的推廣和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