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湯釗猷院士:科普托起中國夢

    現在大家都在談論如何實現中國夢,我認為人民大眾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是重要基石。目前大力培育和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理解為是對人文素養的概括,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不能輕視科學素養的培育和提高,否則也難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是搞肝癌研究的。20世紀80年代,我寫了《肝癌漫話》一文,有幸獲獎并收錄在《中國科普佳作精選》一書中。那時就想,如果能通過一篇文章,引起專業肝癌研究工作者思考,引起非專業人員興趣,給肝癌患者以希望,那就會有千千萬萬的人投入戰斗,至少也可以聲援或支持我們的戰斗。我確信,攻克肝癌一定要靠千百萬人的共同努力。同理,實現中國夢,更需要全國人民的投入。科學素養是實現中國夢必不可少的基石,而科普則是提高人們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 科學素養我理解有三方面內涵:一是科學知識,屬于“硬實力”;二是科學方法;三是科學精神。其中的后二者可理解為“軟實力”。硬實力和軟實力相輔相成,硬實力是基礎,軟實力是靈魂。科普的任......閱讀全文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

      編者按  一張報紙,展卷,傳遞自然真理,釋放創新智慧,弘揚科學精神,記錄中國科技蓬勃發展的堅實足跡。  一串網址,點擊,探索學術爭鳴,交匯知識之光,碰撞思想火花,分享全球華人科學家前進的點點滴滴。  讓科學家發聲,為科教事業服務,《中國科學報》憑著這份堅守走過了一甲子。回首來時路,我們奮力架起一

    白春禮:建設高水平智庫為創新發展提供支撐

      白春禮作主席團報告   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上  白春禮  (2016年6月1日)  各位院士,同志們:  5月30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與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時在

    嚴加安:科學與藝術有共性也有交融

      《辭海》給科學下的定義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想的知識體系。”什么是藝術?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辭海》給藝術下的定義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我對這一定義不太滿意,就上網搜索,發現托爾斯泰在《藝術論》里把藝術定義為“能夠把自己的感

    這一年,科技與文化相伴同行

      科學精神照亮逐夢之路  見證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2019年馬上就要到了。一百年前,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文章說,只有兩位先生可以救中國。其中之一,便是“賽先生”,也就是科學。這聲振聾發聵的吶喊在神州大地回蕩了一個世紀。  一百年過去了,科學精神對于今天而言依然十分重要,而且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

    在厚積薄發中綻放自信——中國鐵基超導研究發展紀實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美、日三國科學家的“超導大戰”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在那場“大戰”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超導研究團隊不分晝夜地在實驗室工作,困得實在受不了了,就在桌子上躺一躺或在椅子上靠一會兒打個盹兒,醒了繼續做實驗。那時,他們研究的是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   正是在這一波研究

    科技部公布2015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名單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主管司局、總政治部宣傳部,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全社會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科技部組織開展了2015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歐陽自遠:學會怎么掌握知識遠比掌握知識本身更重要

    大學畢業時的歐陽自遠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愛讀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這幅對聯,是用金庸的十四部武俠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連綴而成的。  但很少有人知道,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這位著名的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不但對這幅對

    周忠和:望科學基金加大對科普投入

    周忠和院士   希望科學基金能加大科普基金的投入。國外申請科學基金時,有些會明確要求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公眾普及與教育。我想這是可行的,我總認為科學家有做好科普的有利條件,因為你站在科學的最前沿,你掌握的是最準確的科學知識。   一向與媒體交好的古生物學家周忠和,近來面對采訪卻是

    戴偉:用化學實驗點燃“科學夢”

       伴隨著一縷白煙,主題為“雙氧水豐富多彩的化學反應”的高端科普報告,在國內中學頻頻開講。  演講者是一位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酷似肯德基上校的外國老爺爺。他通過演示“變色反應”“時鐘反應”“震蕩反應”“發光反應”“歧化反應”五組十個化學實驗的神奇效果,將深奧的化學原理用通俗易懂、趣味奇幻的形式進行

    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所長蒲慕明:不著袈衣亦如來

      魂牽夢縈:還一個多年的心愿   蒲慕明是美籍華裔科學家,但他卻有一顆純正的中國心。這位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的首任和現任所長,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孜孜以求,對中國科學的發展,做了最真誠、最實質、也是最為具體的工作。   大陸出生,臺灣長大,美國留學,又回到中國來

    科研特區何去何從——王曉東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幫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穩腳跟。如今,作為北生所所長的王曉東是否實現了他當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著怎樣的淵源?如何帶領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臨著哪些問題,未來的路在哪里?請看王曉東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會舉辦的

    記褚君浩院士:兩個地球夢

      做半導體物理研究、為國家能源方針建言獻策、向公眾普及相關科學知識,褚君浩說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圍繞著實現“智慧地球”和“低碳地球”而進行的。   他的夢想,簡單而宏大。年近七旬的褚君浩沒有停止追問,在實現“智慧地球”和“低碳地球”的夢想道路上,一個人究竟能夠發揮多大的能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協發布2015“十大科學傳播人”

      12月30日,中國科協發布2015“十大科學傳播人”。經過專家初選,網絡投票和專家終評,評選出“十大科學傳播人”。以下為最后入選10名科學傳播人名單。  (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1.陳君石  身份: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領域:食品安全  陳君石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營

    白春禮周濟楊衛申維辰元旦寄語科技工作者

    2014,我們率先行動!     2013年,對于中國的科技界來說,是蓄勢求變的一年。這一年,國家對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期望與要求,從未如此強烈,如此迫切。  中國科學院院長 白春禮     2013年,對于中國的科技界來說,是蓄勢求變的一年。這一年,國家對于深化科技

    《科普創作》:一本雜志和科普創作的沉與浮

      在2016年“科技三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這次講話也被看作是又一個科普創作春天的到來。  ■本報記者 胡珉琦  《我們愛科學》《科學天地》《科學與文化》《知識就是力量》……還有多少人記得,在40年前那個知識

    中青報:院士助陣能否挽救科普頹勢

      8月13日下午,已經舉辦了31期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第一次走出了北京,來到上海,在錦江小禮堂舉行了第32期活動,主題是“科學家與科普創作”。   與以往的活動只邀請兩三位科學家談一個專題不同的是,這次活動一下子邀請了10位院士,而他們也大多是第六版《十萬個為什么》各分冊的主編,“這么多

    科研資源科普化:接地氣方能聚人氣

      一些科學家覺得很難從科普工作中看到直接成效,也未見與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影響力,便認為不如把精力和時間繼續花在科研上。其實,科普是科學家的天然使命,科學家有義務向公眾說明這些經費投入之后產生了什么樣的成果。  6月27日,來自科技部、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物理所、國家天文臺、中國環境

    2018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結果揭曉

      “2018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近日揭曉。高星、羅俊、孫強、林鳴、馬宗義、趙衛、曹則賢、劉自鴻、徐立、張昌武等10人當選。  這項由《中國科學報》、科學網和《科學新聞》雜志共同主辦的公益活動,旨在通過公眾廣泛參與,評出2018年度人們心目中的“知識英雄”。  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至今

    林群:當前公眾科學熱情不高該怪科學家

    林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我國科研項目投入雖然很大,但卻唯獨少了科普經費。目前科學家從事科普只是盡義務,很難申請到經費。科普教育還要依賴大科學家。當年華羅庚做講座,全國有百萬人在聽,我做講座就只有幾十個人,這就是差距。   ——中國科學院院士林群&nbs

    宋振騏院士:煤石奔流千騏駿 一生傾情不言悔

    宋振騏  宋振騏,1935年生,山東科技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先后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并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選為第八、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作為我國實用礦山壓力理論學派的帶頭人,他50余年來堅持深入煤

    對話北大教授饒毅:科研經費不是福利

      他是享有國際盛譽的神經生物學家,是北京大學教授;對飽受詬病的中國科研體制,他一直保持冷靜關注,也是一個經常提出批評建議的建設者。《北京大學校報》評論他是最有趣的科學家、堅定的改革者。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他曾致信《自然》雜志,督促他們因不嚴謹的報道向中國運動員葉詩文道歉。最近,他

    《賽先生》“變臉”:不是對與錯的事

       8月25日凌晨,微信公眾號《賽先生》發表文章《賽先生周年記:讓流言走開 讓科學前行》。文章作者署名——賽先生出品人張賦宇。  文章透漏,該微信公眾號的三位創始主編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清華大學教授魯白、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謝宇,確實已經離開。  至此,關于《賽先生》長達一個月之久的控制權爭奪、主創團

    致真立人 中華驕傲:紀念柯俊先生

       在第33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在喜迎黨的十九大的熱烈氣氛中,我們推出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李烈軍和江蘇大學副教授霍向東撰寫的《致真立人 中華驕傲——紀念柯俊先生》一文,學習柯俊先生的創新精神和立人情懷,學習他“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君子人格,學習他“知行合一”的人生歷程和“致真立人”的崇高境界。  

    中科院科技部聯合發布加強中科院科普工作若干意見

       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和科技部近日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中國科學院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中科院和科技部將實施“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計劃,促進中科院豐富的科研資源轉化為科普設施、科普產品、科普人才;推進“‘科學與中國’科學教育”計劃,使中科

    《寂靜的土壤》:聽土壤“講”故事

    《寂靜的土壤》,龔子同、陳鴻昭、張甘霖著,科學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2015年11月,在世界土壤日前夕,國內首部大型土壤科普著作《寂靜的土壤》出版。2016年年底,該書出版一周年之際,第三次印刷版就已上市。這對于一本科普書來說并不容易。圖書出版以來,好評如潮。日本土壤學家永塚鎮男、久馬一剛,

    北京晚報:方舟子與肖傳國的九年交惡

      一個以“打假斗士”身份出現的方舟子、一個身為醫療學者的肖傳國,還有一個媒體編輯方玄昌,他們之間又有怎樣的恩怨糾葛?九年前 肖傳國舉報方論文抄襲  1999年,方舟子設立新語絲網站,通過發表自己的文章以及刊登網友文章,揭發中國科學界和教育界的學術腐敗現象,方舟子被稱為“打假斗士

    褚君浩院士:讓科學家像“都教授”一樣出名

       平均每月做一場科普報告、擔任《十萬個為什么》叢書《能源與環境》分冊主編、撰寫近百篇科普文章……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褚君浩被譽為“心系科普的院士”。近日,在上海市科協組織的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中,他被推選為上海唯一的“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十佳提名

    褚君浩院士:讓科學家像“都教授”一樣出名

      平均每月做一場科普報告、擔任《十萬個為什么》叢書《能源與環境》分冊主編、撰寫近百篇科普文章……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褚君浩被譽為“心系科普的院士”。近日,在上海市科協組織的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中,他被推選為上海唯一的“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十佳提名人

    中科院科普和出版工作取得社會實效

      “積極開展學術活動,在學術引領和文化宣傳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6月12日,在院院士大會上,中科院學部第二屆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員會主任朱作言院士,用這句話總結了4年來的學部科普和出版工作。  朱作言說,我國已進入一個科學和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時期。在國家科技、文化事業發展政策

    六一 今天的孩子 明天的科學家 科普如何讓科學更“吸粉”

       “當科學家是無數中國孩子的夢想,我們要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孩子們尊崇向往的職業,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讓未來祖國的科技天地群英薈萃,讓未來科學的浩瀚星空群星閃耀。”  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一席話浪漫動人又引人深思。  當一名科學家,曾是孩子們最初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