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醫藥企業出現了幾份“壕購”,截至到9月份,最大的5宗并購交易額都超過了50億美元,其中Shire以320億美元并購Baxalta拔得頭籌。 2016年全球制藥及生物企業并購TOP5 藥企的并購可能會在短期內獲利,但長期效益如何呢?每次有大的并購達成時,就會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有人叫好,也有人看衰。看衰的人認為這些并購對藥企的創新很不利,會影響企業長期發展,現在有人拿出了實質性的證據證明這一觀點:近日德國競爭經濟研究所的兩名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稱并購會對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創新產生不利的影響。 他們研究了65宗制藥企業的并購事件,比較藥企在合并前后的創新表現,研究結果表明合并公司總的創新活動(包括專利申請和研發費用投入)在合并后平均下降30%。創新活動下降的原因也不難理解,因為收購方的目標一般是具有相似管線藥物的競爭對手,并購后一方面競爭對手被并入,不再形成威脅;另一方面他們獲得了具有極大潛力的管線藥物,......閱讀全文
【編者按】與2018年的榜單相比,2019年的TOP10藥企中除了輝瑞保住了第1名,GSK保住了第8名之外,排名有比較大的變化。羅氏超過諾華成為亞軍;強生從2018年的第6位上升至第4位;AbbVie憑借Humira逼近2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取得歷史最佳名次第7名;Gilead由于丙肝藥物市場萎縮,
幾乎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們的周圍有一個似乎有些神秘的群體:他們中有的身體健康,卻以身“試藥”,換取每月數千甚至上萬元的報酬;有的身患重病、經濟拮據,為了多一份生的希望,從而成為新藥試驗的“小白鼠”。 “這是前兩天入職體檢抽血留下的針眼”,受試者楊雪(化名)非常緊張,害怕不被選中。畢竟,“5天50
數十份的銷售電子憑證、數以百萬計經費預撥的常規單據之下,究竟隱藏著多大的秘密?美國醫藥巨頭禮來中國內部流出的這部分資料牽出了經年累月、數額巨大的醫療行賄鏈條。 一份2012年的預算資源分配文件中顯示,該公司僅對優泌林這一個糖尿病產品就分別在“國際會、全國會、大區會、TP活動、看圖對話、基藥
隨著羅氏宣布在華建立涵蓋產業全領域的研發中心,跨國藥企在華研發布局也踏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開始向核心進發,向縱深發展,這將 促使我國從藥品生產基地向研發聚集地轉變 羅氏“搶”了第一 羅氏制藥10月29日宣布成立藥品開發中國中心。位于上海的該中心是中國乃至亞太第一個具備進行臨床開發過程所需要的全
“盡管中國市場挑戰很大,但機遇并存,五年后中國將躍居諾華全球前三大市場之一。此外,在全球醫療控費趨勢之下,諾華已開啟藥品療效與保險、醫院之間的新嘗試。”諾華集團首席執行官江慕忠這樣向財新記者強調諾華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從2012年到2016年,全球有多達631個專利藥到期,其中包括了1
德勤分析指出,跨國藥企銷售增速放緩與國家以控費為核心的新醫改密切相關。 目前基本醫療保障覆蓋率已經擴大到總人口的95%, 衛生費用占到GDP的5.9%, 并且增速超過了經濟增速。 增長過快的衛生費用導致醫保基金面臨壓力。 因此, 當前醫改的政策重心轉向成本控制, 政府優先采取的措施包括: 采用一
5月19日,康美藥業收盤價為21元,市值超過千億,達到1039億元,成為了A股醫藥企業中第三個破千億元市值的企業。此前,在2015年股災之前的4月份,康美藥業的市值也曾突破過千億,但之后牛轉熊,曾被熱錢吹高的市值也一路下滑,千億市值只是短暫的一瞬,而現在大盤在3100點左右波動,康美藥業能夠突破
“為了解和掌握藥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成本、價格及有關情況,及時制定調整藥品價格,我委決定對部分企業開展成本價格調查。”專司市場定價的發改委一聲令下,60家國內外藥企不得不交出賬本,協助進行“樣本調查”。 在我國,藥價虛高的現象連遭詬病。7月2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通知,開啟新一輪為期四個月
近日,一些消費者在藥店買藥時會發現,藥盒兩側新增了密密麻麻的碼號條,不同于以往的條形碼,即便是同一品牌的藥,每盒藥的碼號都不同。一般人不知道的是,為了這個碼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做了3年多的推動工作,這背后,藥品生產企業和碼號生產企業之間一直在博弈。 業內人士管這個小小的碼號叫做藥品電
繼9月2日湖北九州通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公布引進外資事宜,近日業內又傳出湖北同濟堂藥房有限公司與美國一家風險投資公司進行合作、共同出資打造國內最大醫藥物流網絡的消息。盡管同濟堂的掌門人張美華一再表示,此事尚未獲得政府相關部門的正式審批,不宜接受媒體采訪,但這并不妨礙
阿里健康承接藥品電子監管信息之后,迅速推出相關互聯網產品。原來的裁判下場踢球,讓球員怎么混? 針對企業可能實施的商業行為,國家食藥總局強調:藥品電子監管碼所有數據信息都歸該局所有,任何一方都不能用于商業服務。 2015年春節前,一個營銷人員拜訪廣東眾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永紅,希望利用數
近日,上藥集團正式完成對北京中信醫藥和愛心偉業藥業股權的收購,隨著北京辦事處的成立,上藥正式敲響了進軍北方市場的開戰鑼鼓,同時上藥開始籌備H股上市。 2011年,醫藥行業巨頭將目光投向了地方政府支持的“地方資源性”藥企,從越來越多的企業巨頭對地方政府的承諾來看,醫藥并購進入了角力資源而非金
2007年,許多全球知名的制藥公司仍然在中國動作頻頻,審視這些制藥巨頭在中國的舉動,有這么幾個關鍵詞:加大投資,包括資本、研發、生產等領域;加速臨床試驗,包括在中國啟動更多的新藥臨床試驗以及更多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布局OTC,包括拜耳、諾華、默克;工商角力,先后爆出西安楊森與南京醫藥、中美史克與老
目前,我國罕見病患者的藥品供應保障存在哪些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哪些?有哪些可能的改善途徑?帶著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走訪了患者、專家、藥企以及有關部門等。 創新型“孤兒藥”難尋“中國造” 近日,記者在北京見到了黏多糖貯積癥I型患者張笑。黏多糖貯積癥是一種罕見隱性遺傳疾病,患者身體呈
在醫改日益深入的市場環境下,藥企的發展正面臨20年來最大的危機。由于支付方醫保在此次醫改中正日益占據主動,借助行政手段和日益成長的控費工具,通過對醫療行為進行強監管來控制費用增長。 由于中國醫療體系特殊的以藥養醫環境,歷次醫改很大程度上是藥改,由于醫療服務價格長期被壓低,醫療機構的收入主要來自
突如其來的白血病給小劉 (化名)一家蒙上陰影,接連數次的化療和骨髓移植,已經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捉襟見肘。然而令他們發愁的是,今后他們每月可能還需花費上萬元購買進口藥格列衛 (一種用于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藥物)。 像小劉這樣的例子并非少數,高藥價已經成為這些患者不可承受之痛。據《每
關鍵詞:行賄門 2014年展望: “帶金營銷”模式的變革 如果非要尋找2013年哪個事件撬動了整個醫藥行業,那么絕對非“葛蘭素史克(GSK)行賄門”莫屬。隨著這家全球前十、同時也是英國最大的制藥公司的“中槍”,跨國藥企在華“直接行賄”、“贊助項目”等行業潛規則一并被曝光。
07醫保局 醫保局自從成立以來,一直就有“是個過渡性的機構,未來遲早要合并回衛生或者人社部門”的說法。誠然,衛生和人社關于醫保管轄權的觀點差異是醫保局成立的原因之一。實際上,這個觀點差異延伸一下的話,就是醫改的一個終極爭議——“補供方”,還是“補需方”? 應該說,在中國特色的龐大公立醫院體系
歐美債務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動蕩的消極預期面前,杭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卻收到了一張價值3億美元的并購意向書。數日前,貝達的新藥“凱美納”,這種被跨國藥企巨頭壟斷多年,中國首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剛剛在北京正式上市。 昨日,知名投行人士向記者表
歐美債務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動蕩的消極預期面前,杭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卻收到了一張價值3億美元的并購意向書。數日前,貝達的新藥“凱美納”,這種被跨國藥企巨頭壟斷多年,中國首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剛剛在北京正式上市。 昨日,知名投行人士向記
最近幾年重磅藥企并購頻頻,并購成為全球制藥企業謀求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統計數據表明2015年全球制藥和生物公司的總并購額達到了1910億美元,2016年上半年并購額已經達到670億美元[1],再次超過1000億美元看起來也沒有什么懸念了。 藥企的并購確實能給擴大企業的規模和影響力,或許還能一不
繼綠葉集團去年12月以6.88億美元(約44億元)收購澳大利亞第三大私立醫院Healthe Care之后,國內藥企海外并購再現大手筆交易。 3月29日,營業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的人福醫藥發表公告,同意全資子公司人福美國(Humanwell Healthcare USA,LLC)以5.29 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工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這是“4+7集中采購”文件公布之后,帶量采購又一重大政策更新,國務院發文
作為世界上有影響的著名神經科學家,現任清華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的魯白,不僅擔任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神經發育研究室主任,還曾于2009年出任中國葛蘭素史克研發部副總裁。 從海外到中國,從
作為醫改藥改關鍵試點城市,上海各級醫療機構一直是全國市場的試金石。任何改革在上海的成功,都將對全國起到積極示范和推進的作用。 2015年,上海市醫改的五項重點在于:分級診療、醫藥分開、薪酬分配、社區服務和老年護理。其中分級診療和醫藥分開是重點中的關鍵,那么這些改革政策的實行到底給藥企帶來哪些提
仿制藥 仿制藥是指與商品名藥在劑量、安全性和效力、質量、作用以及適應癥上相同的一種仿制品(copy)。在仿制藥品許可中,其生物利用度是指仿制藥品經測試反應具有原研發產品的利用度的+/-20%。因此仿制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難以得到完全的保證。 很多仿制藥品成分中含不同添加劑及內在成分物質,此有別
9月15日,歷時半年調研和起草,中國醫藥(15.78,0.09,0.57%)企業管理協會正式對外公布《中國醫藥產業60年發展報告》。據悉,這是國內首次發布展現新中國成立60年來醫藥產業發展狀況全貌的白皮書(注:下稱白皮書)。 該白皮書總約12萬字,分別從中國醫藥產業發展歷史、現狀、趨勢、建
安徽招標中“唯低價是取”現象再次成為本土品牌企業聲討的話題。據悉,在安徽省,華藥、石藥和哈藥中標的全是邊緣產品,僅石藥集團在安徽就減少1億多元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如今本土品牌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非常微妙:在高端市場,搶不過外資企業;在低端市場,搶不過那些小企業。而無論是老百姓罵藥品暴利,
“重磅炸彈(blockbuster)”是醫藥行業領域最被人津津樂道的詞匯,無論是`醫藥巨頭,還是國內雨后春筍般發展的醫藥企業都期待著能擁有自己的“重磅炸彈”。 一個此類藥物,足可以鑄就一個超級跨國企業,比如說修美樂的東家艾伯維(Abbvie),2013年修美樂的全球銷售額高達106.59億美元
膠東在線9月8日訊(記者 嘉偉 李俊鋒) 今年,煙臺出臺醫藥健康產業培育發展推進方案,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市醫藥健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建成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區。系列政策的有力推動,為煙臺藥企發展增添了動力。 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直接降低治療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