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業界在繼續發展現有控制微生物控制方法的同時,正研究新技術以保證食品的微生物安全,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稍需加工或不需加工的高質量食品。這些年,輻照、高強度電子場、脈沖光、紫外線、高壓加工和臭氧已作為消滅微生物的非加熱方法。然而,在商業上運用這些技術僅在最近幾年。盡管這些新技術以及其它方法看起來能達到預期結果,但通常也受到限制而不能應用于實際生產。因此在現有食品加工中采用上述新技術時,必須理解每個方法的優點、缺點和由那些要求。一、輻照· 伽瑪射線· 加速電子· 輻射消毒(滅菌)· 針對性的輻射殺菌· 有選擇的輻射殺菌 輻照是消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通常是用來描述一個產品暴露在離子射線下的常用術語。1.伽瑪射線和加速電子射線 我們可能熟悉的一些普通形式的離子射線有X-射線,微波和紫外線,這些射線都已在食品中應用,但這部分我們將集中討論兩種其它形式的射線,伽瑪射線和加速電子射線。這兩種射線在消滅和減少食品中的微生物方面有著實際......閱讀全文
8月28日,商務部、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商務部 科技部公告2020年第38號,以下簡稱《目錄》)。 本次《目錄》調整先后征求了相關部門、行業協會、業界學界和社會公眾意見,共涉及53項技術條目:一是刪除了4項禁止出口的技術條目;二是刪除5項限制出口的技術條目;三是新增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8月25日,第五屆工業企業微生物安全控制技術與實踐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由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中國微生物學會工業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發酵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主辦。來自130余家單位的22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分析測試百科網全程參加并
依托陶氏微生物控制技術業務部先進的實驗設備和一流的技術專家,9月1日,陶氏微生物控制技術檢測中心在上海正式成立,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微生物殺菌防腐監測和檢驗。陶氏微生物控制技術檢測中心將致力于服務客戶,支持客戶,提升微生物控制行業的產品安全和質量保障,優化產品配方,為客戶的產品保駕護航。
假如地球的歷史只有1天,而地球誕生在0:00,那么微生物的誕生在清晨5:00,恐龍誕生在晚上10:00,而人類則是在夜晚11:59。地球上之所以有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全都依賴于早期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在生物學中并不是一個分類名詞,而是包括所有形體微小的單細胞,或個體簡單的多
一、前沿生物技術主題 1.蛋白質測序新技術新裝備及配套試劑國產化 (1)陣列毛細管柱蛋白質分離-陣列點樣裝置 研制二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新裝置,第一維分離柱可分離48個餾分,第二維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柱可同時分離48個流份;開發陣列紫外檢測器; 研制多柱點樣頭并行點樣器和流份收集器;開發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8月20日,第四屆工業企業微生物安全控制技術與實踐研討會在京召開,吸引了來自全國的食品、藥品、化妝品等工業企業QA/QC、研發、法規、技術、生產等相關部門高管及專業技術人員;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檢驗檢疫、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等機構技術負責人及微生物實
納米二次離子質譜技術(NanoSIMS)在 微生物生態學研究中的應用氮(N)、碳(C)、硫(S)等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主要由微生物所驅動。 耦合分析自然環境中 微生物遺傳多樣性與其代謝多樣性是當今微生物生態學研究的難點和熱點。 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多樣性極 為豐富,每噸土壤中的微生物類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摘要:固定化微生物技術利用物理或化學手段將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游離微生物固定于載體材料內部或表面,并加以有效利用。該技術具有微生物活性高、單位空間微生物密度高、耐受性好、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率高等優點,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廢水處理。綜述了固定化載體、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裝置,闡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術對廢
.mainarea table td{padding:3px;} 《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4年版)》已于2014年12月19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現將《目錄》有關情況作如下解讀。 一、《目錄》修訂發布的背景 一是滿足國家環境保護目標任務的新要求。近
不少人還記得2006年那場震驚全國的“欣弗事件”。由于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違規生產,未按批準的工藝參數對欣弗注射液進行滅菌,造成11名患者死亡,影響至今余震不斷。這就是藥品微生物控制環節出現環節導致的慘痛悲劇。 經歷了多次藥品微生物控制引發的醫療事件,藥品微生物檢驗和檢定方法馬上將發生重
[摘 要] 微生物食品安全是當前消費者與食品工業共同關注的話題,食品中致病菌的快速、準確、簡便檢測,對于食品安全質量控制以及食品鏈中致病性細菌的溯源追蹤具有重要作用。在選用微生物的快速檢測方法時,應該考慮到方法的預期目標的精確性、檢測時間、經濟性、可接受性、操作簡便性、技術服務等因素。介紹了P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在世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3月18日,由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與北京中培科檢信息技術中心聯合主辦的2017第七期全國制藥行業質量控制技術論壇(CPQC)在蘇州召開。 微生物技術與控制分論壇現場 在下午舉辦的微生物技術與控制分論壇上,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長陳歡和國家藥典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微生物,是一群平時在我們生活中用肉眼不能看到的生物,他們形態各異,無處不在(除了特殊情況),生長速度非常快,只有通過顯微鏡,我們才能看清他們的廬山真面目。微生物與人類關系密切,例如我們平時用的抗生素,喝的酸奶都是微生物的產物,但是在某些時候,微生物卻是我們的
—訪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微生物學會副理事長楊瑞馥 作為中國領先的食品安全技術推廣平臺,CBIFS食品安全論壇以為中國食品安全提供出色的技術解決方案為宗旨。CBIFS匯聚了眾多行業內專家及企業代表,,積極交流、深入探討,既是行業的技術創新研討會,更是我國食品安全技術發展的盛會。
——訪布魯克?道爾頓微生物與診斷部門全球 副總裁Guido Mix博士及亞太區總監石工一博士 微生物與我們共生共處,影響著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有維護我們健康的益生菌,也有困擾我們的致病菌。1928年青霉素的發現和40年代后的大規模生產,為全人類與致病菌的博弈攻下關鍵一役,但抗生素濫用導致的耐
在9月1日上海開幕的中國國際皮革展上,陶氏化學宣布其微生物控制技術檢測中心在滬成立。該中心依托陶氏微生物控制技術業務部在上海的先進實驗設備和一流的技術專家,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微生物殺菌防腐監測和檢驗,支持客戶提升微生物控制行業的產品安全和質量保障,優化產品配方。 據介紹,與市場上通用的
七、發展先進高效生物技術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搶抓生物技術與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超前部署和創新引領,以生物技術創新帶動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創新發展,加快推進我國從生物技術大國到生物技術強國的轉變。重點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術、新型生物醫藥、綠色生物制造技術、先進生物醫用材料、生物資源利用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科技部 財政部關于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科發資〔2017〕152號)等
一、前言 《中國藥典》2020 年版的編制,正值“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 十三五規劃”實施期間,是我國健康中國建設和實現全面建成小 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由制藥大國 向制藥強國邁進的重要階段。實施藥品標準提高行動,編制好新 版《中國藥典》,對于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推進
一、用水分活度、pH、化學物質及包裝控制 食品加工可以利用水分活度、pH、化學物質及包裝來控制病原體生長。而對食品加工來講,通過控制病原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則難以達到目的,因為除特別情形之外,大多數食品為病原體生長產提供了充足的營養。我們還是集中精力通過水分活度、pH、化學物質及包裝
食品中生物危害物的精準檢測和控制技術是一個國家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技術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國際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和控制技術研究前沿領域。為進一步提高我國食品生物危害物的檢測能力和食品安全風險的控制能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國家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于2012年啟動了由天津科技大學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出285個項目(人選)。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下設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出285個項目(人選)。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下設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
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做好2013年農村領域備選項目公開征集工作,按照科技部關于《農村領域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暫行辦法》,制定本指南。 一、推薦領域與方向 專題1:生物種業 (一)研究方向:超級稻新品
一、前言 《中國藥典》2020 年版的編制,正值“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 十三五規劃”實施期間,是我國健康中國建設和實現全面建成小 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由制藥大國 向制藥強國邁進的重要階段。實施藥品標準提高行動,編制好新 版《中國藥典》,對于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推進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