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日前批準法國賽諾菲—安萬特制藥公司生產德巴金(丙戊酸鈉) 緩釋片用于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賽諾菲—安萬特制藥公司是歐洲排名第一的大型國際制藥企業。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郁癥,是一種兼有躁狂、輕躁狂和抑郁發作的情感障礙。臨床上單純的躁狂癥極為少見,故躁狂發作一般都應視為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并不是一種罕見的疾病。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香港及臺灣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雙相障礙的終生患病率為1.6%。據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教授于欣介紹,雙相情感障礙作為一種常見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高于1%,70%的患者在20歲前已經出現癥狀,但卻未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于欣指出,由于患者多數情況下與常人一樣,只有11%左右的時間處于躁狂狀態,常常被漏診或被誤診為單相抑郁癥等其他疾病。 專家介紹說,雙相情感障礙通常在15~24歲發病,但目前要做到早期診斷卻比較困難。這是由于患者在輕躁......閱讀全文
孤兒藥(Ophan Drug)是指用于診斷、治療和預防罕見病的藥品,而罕見病是一類發病率極低的疾病的總稱,又被稱為“孤兒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患病人數占總人口0.65‰~1‰的疾病即可被定義為罕見病。不過,世界各國根據自己國家的具體情況,對罕見病的認定標準存在一定差異。 目前
在正在召開中的第37屆JP摩根醫療保健大會上,盡管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及代表也會飛往舊金山,但更多是在主會場外面徘徊。熱鬧的主會場依然是全球制藥巨頭的一群“戲精”們在表演,這些首席執行官們雄心勃勃的講話很快便通過媒體傳遍全世界。 例如,默沙東首席執行官Ken Frazier預測Keytruda將
對于生物制藥公司來說,2019年可謂是了不起的一年:金融市場蓬勃發展,尤其是風險資本流入該領域,交易額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與此同時,隨著細胞和基因療法的發展,科學的突破引領了發展的方向,第一個成功的跡象出現在CRISPR等新技術上,人們期盼已久的基因組學有望成為醫療保健的前沿領域。 但是,一些
作為歷史最悠久的生物藥物之一,胰島素是第一個重組蛋白藥物,對于人類健康和新藥開發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胰島素的發展史也是一個好故事。里面有個體人物的執拗與命運的巧合,有關鍵公司的崛起與分分合合,有商業的貪婪與博弈,唯獨創新沒有終點。 目前全球市值230億美元的胰島素市場中有80%以上為三代胰島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藥品評審與研究中心(CDER)的數據統計,在2020年第一季度,FDA批準了11款創新療法。而根據FDA生物制劑評審與研究中心(CBER)的數據統計,在2020年一季度,FDA還批準了一款食物過敏免疫療法(Palforzia)和一款流感疫苗(Audenz)。
8月2日,23andMe宣布,正聯合米爾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和丹麥靈北公司(Lundbeck)啟動一項針對重度抑郁癥(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s)的基因研究。 23andMe是一家為用戶提供個人
美國 遺傳學研究精彩紛呈;細胞學研究成果豐碩;藥理學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與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腫瘤學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開發出一種繪制DNA之間接觸位點的新方法,并利用計算機模型繪制出一個細胞中完整DNA鏈——基因組的精確三維圖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制造出一個能折疊成
2013年全球最暢銷的藥物中每個品種的銷售額都超過了55億美元,而他們的銷售額總和達到了763.8億美元。這些明星藥都有著什么樣的背景?本文揭示了2013全球十大暢銷藥的前世今生 多年以來,業界人士都在說不要再繼續渴望出現更多的重磅炸彈藥物,藥物生產商們應該通過銷售更多的產品來獲取利潤而
1# Dupixent:潛力待深挖 適應癥 特異性皮炎 企業 再生元/賽諾菲 業內專家認為Dupixent將改變治療中度至重度特應性皮炎的指南,其會逐步為將來的產品建立一個治療的標桿(競爭產品已經出現)。自2017年3月被批準用于治療特異性皮炎后,分析師對Dupixent 在2017年皮膚科
知名財經網站RTTNews近日發文,2019年3月將有11款藥物在美國監管方面迎來重要審查決定,其中亮點包括:30年來首個新機制抗抑郁藥Spravato、首個三陰性乳腺癌腫瘤免疫療法Tecentriq、首個產后抑郁癥藥物Zulresso、首個治療1型糖尿病的SGLT1/2雙效抑制劑Zynquis
一、生物大分子藥物及給藥系統概述 大分子藥物也被稱為生物制品,主要包括多肽、蛋白質、抗體、聚糖與核酸藥物等。近年來,全球生物制藥市場發展迅速,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根據 F&S 報告,全球生物藥市場預計將自2017 年的 2,402 億美元,增至 2022 年的 4,040 億美元,復
跨國藥企十強CEO 隨著各大跨國藥企年報的陸續發布,2013年銷售額10強的名單出來了。這一年,沒有太大的驚喜,與2012年相比,輝瑞和默沙東因為正在面臨的專利懸崖和戰略重組,使得其排名向后挪動了幾位,而雅培因2013年年初拆分
剛剛過去的2016年,對于國內及全球生物醫藥產業來說,可謂艱難前行。創新藥物產出數量相比2015年顯著下滑,創2007年以來最低,中國甚至無一原創性新藥批準上市。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創新藥研發水平仍在提高,中國藥企走向世界的步伐正在提速。 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昌孝已連續5年為
創新藥物產出數量創新低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的《2016年度新藥審評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FDA共批準了22個新分子實體藥物,包括15個化學藥(NDA)、7個生物制劑(BLA),這一數字創下了自2007年以來的新低。 與2015年的45個新藥相比,2016年FD
賽諾菲(Sanofi)與合作伙伴再生元(Regeneron)近日聯合宣布,評估抗炎藥Kevzara(sarilumab)治療重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全球臨床試驗項目中,美國以外地區首例患者已在接受治療。作為該項目的一部分,一項多中心、雙盲II/III期試驗已經在意大利、西班
“2014年是自1996年以來新藥獲準的最大豐收年”的說法并不夠全面。幾年前,誰會想到2014年是一個新藥獲準的豐收年,而且不僅僅是數量層面的豐收年? 1996年獲準新藥 大量大病領域的超級重磅新藥的誕生年,不少當年開發那些重磅藥物的大公司,如今不復存在 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經歷了“藥品
仿制藥市場即將迎來寡頭時代。那么,首批通過一致性評價的12個品種目前的市場格局分別如何?它們如何攪動市場競爭格局、沖擊原研藥?將為相關企業帶來多少盈利?這些成了業內人士對這些品種的關注和期待。12月29日,第一批到達終點的競跑者終于新鮮出爐,一共12個品種,17個品規,其中4個產品屬于“289目錄”
一、 疫苗的概念及分類 疫苗,是指一切通過注射或黏膜途徑接種,可以誘導機體產生針對特定致病原的特異性抗體或細胞免疫,從而使機體獲得保護或消滅該致病原的生物制品,包括蛋白質、多糖、核酸活載體,感染因子等。在我國,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 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
近幾年,隨著中國新藥研發的實力不斷增強以及制藥產業政策環境的持續向好,大量資本開始涌入中國新藥研發領域。資金的注入吸引了眾多醫藥精英人才創業,為中國的創新藥研發注入活力,隨之也激發了中國創新藥企業數量的爆發式增長,融資金額記錄不斷創下新高。 截至目前,中國創新藥領域已經有不少公司廣為人知或者已
湯森路透數據顯示,2015年(截至2015年12月15日,下同),全球共有49個新分子實體(NME)和生物藥首次獲批并推向市場。另外,全球范圍內,已上市藥物里有29個重要的產品線延伸首次獲得批準,包括新適應癥、新劑型或者新復方;21個新分子實體在全球首次獲批,但還未上市。 雖然這些數字表明制藥
2013年是不少制藥巨頭專利保護失效后的過渡期,在此背景下,全球十大制藥巨頭收入排名有所變化:輝瑞和默沙東由于忙于專利和重組事宜,排位下降;從雅培制藥分拆出的艾伯維抱憾未能進入前十;而艾伯維的落榜讓禮來有了進榜的機
1.中國新《疫苗管理法》出臺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以170票贊成、1票棄權正式表決通過了疫苗管理法。該法案經過三次審議,其過程中懲罰不斷加碼,特別是在三審稿中加入構成違法犯罪依法從重追究刑事責任,罰款亦大幅提高,表決稿中予以保留。這一史上最嚴的新《疫苗管理法》將于2019年12月
目前,全球新藥發展格局基本穩定,上市數量上升,世界腫瘤和罕見病藥物研發的重點地位不變,世界仿制藥發展地位不動搖。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繼續開拓治療需求,以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為代表的免疫治療更加火熱。預計2018年各國產業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全球生物制藥并購重組出現新的發展格局。圖片
時光總是匆匆而逝,12月份已經開始,2017年也已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8年,2017年三大國際著名雜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舊刊登了很多突破性耐人尋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編首先對2017年Science雜志發表的重磅級亮點研究進行盤點,分享給大家!與各位一
2015年第3季度,據湯森路透旗下的Recap公司統計,總計發生了86起并購,披露的交易總額高達1068億美元。交易額創造了自2007年第3季度,包括2008年第3季度以來的新高,2008年3季度的交易額為93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交易額上升了111.9%。 2007年至2015年,第3
賽諾菲(Sanofi)近日宣布,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已通過優先審查程序批準納米抗體藥物Cablivi(caplacizumab),聯合血漿置換和免疫抑制療法,用于獲得性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aTTP)成人患者的治療。aTTP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疾病,會引起全身血管形成血栓,可
編者按 2017年對于全球生物醫藥研發來說是多點開花的一年,多個新藥研發創里程碑式紀錄。2017年也是中國的“新藥元年”,在政策扶持下大批新藥獲批上市,中國藥企走向世界的步伐正在提速。 在春節來臨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劉昌孝為讀者獻上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新春賀禮”,這也是
今年,全球的生物制藥公司都極其關注即將出現的重磅炸彈。在經歷了去年數量極少的“新藥批文”后,各個公司都迫切的需要它們。 每年,EP Vantage 會進行前20的小分子和生物制劑統計分析,根據預估5年內市場銷售潛力進行排名。此次Evaluate’s top 20排名中有15個藥物可能會成為重磅
美國在2005年和2006年的新藥批準數量都不多。現在的新藥研發投入多、產出少,但分析家認為現在是一個平穩的新藥研發時期,許多公司變得更注重實用性,致力于擴大原有藥物的治療范圍和擴展市場。近日出版的《自然·藥物發現》刊文介紹了2006年美國FDA新藥批準情況,并對2007年的前景進行了展望。&nb
據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40年,全球將有超過6億4千萬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新增患者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國、東南亞等西太平洋地區。大人口意味著大市場。上周在德國慕尼黑召開了今年的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年會,今年的年會上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從諾華到賽諾菲到諾和諾德,與會的傳統制藥或器械廠商都開始把賭注壓在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