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籌劃合作組織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2007加強自主創新,構建和諧社會”專題巡講活動已圓滿落幕。幾天來,由20位院士、專家組成的報告團,分兩條線路赴長沙、鄭州、合肥、南昌、太原五地,圍繞加強自主創新、中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社會發展、科學前沿、人才培養等問題,先后作了21場報告會專題報告。本報記者隨行采訪部分報告人,進行第二次專題報道。 簡水生:暢想青藏鐵路沿線太陽能發電愿景 王鼎盛:我們應做自主創新的偵察兵 徐建中:把我國人均傳統能源能耗降到三噸標煤 張澤: 科技創新不能缺少文化氛圍 鄭時齡:我們設計了道路卻沒有設計交通......閱讀全文
時 間:2010年11月19日下午 地 點:北京國二招賓館 主持人:王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政策辦主任) 王林: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媒體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近期,媒體包括社會各界非常關注鐵強化醬油的有關信息,應大家的要求,我們今天下午舉辦這次鐵強化醬油信息共享會。首先
2010年10月26日,“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Ⅱ)工業化技術”在北京首簽工業化示范項目許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技術許可方),與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許可方)正式簽約。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2009年4月20日晚,珀金埃爾默公司(PerkinElmer, Inc.,也可簡稱為PE公司)在長沙全國色譜會同期會議期間舉辦招待晚宴,并隆重發布了其在色譜領域的新產品Flexar UHPLC和Chromera? 色譜數據系統。 發布會現
喜歡流行音樂,著西裝,戴眼鏡,善直言,開朗,成果多,是人們對2013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的印象。 在院士榮耀的背后,吳立新還有艱苦的成長記憶,勤奮的求學時光,執著的他鄉尋夢,以及對科研的熱情,對生活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懷,對老友的感激,對新身份的思索……吳立新教授(右三)在指導學生
中國大學排行榜被報潛規則,傳成都理工大學以贊助費換取排名上升,排行榜公信力再遭質疑,究竟該如何保證排行的公正性?國外大學排行榜種類繁多、指標復雜、標準不同,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我們需要的又是什么樣的排行榜?《新聞1+1》為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什么是
看到本文的標題,人們一定會大吃一驚。翻開今天的中外媒體,充斥的全是中國科技飛速進步,感覺是馬上要領導世界的架式。2016年中國科技論文數量超越美國,更是讓中國人信心爆棚。 這些成就僅從論文統計數據本身角度來看,客觀上確實是不錯的。坦率地說,我本人是長期對中國的發展持最樂觀態度者。即使在很多年前
貴州黔西南山區的布依族山民在趕墟喊山:順山橫山仰山山都應該不倒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們,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們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里所后天練就——地勢的空曠和高海拔,就是為他們天造地設的排練場和演習廳。 陜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場,《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據東北大學官方微博消息,2017年11月27日上午11時33分,冶金能源和工業生態學專家、教育家,我國冶金熱能工程學科的開創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陸鐘武與世長辭,享年88歲。沉痛悼念陸鐘武院士!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陸鐘武,冶金能源和工業生態學專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冶
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兼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這一職務已達5年之久。現在,已卸任中國氣象局局長職務的秦大河,有更多的時間來講課了——這不僅是因為他的職責所系,更是他的興趣所在。近日,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課后,秦大河就研究生教育中的培養目標、師生關系、師資建設等問題,暢談了其所思所想—
3月26日,陽光燦爛,春意盎然,來自北京市近20所重點中學400余名熱愛科學的優秀中學生,與13位院士共聚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報告廳,慶祝2011“國際化學年”。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為“國際化學年”題詞,并為院士工作局和國家科學圖書館共同推出的“化學創造美好生活——2011‘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0日下午,2017ANTalk分析測試百家講壇暨Antpedia十周年生日慶典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頒發了獨具特色的ANTOP獎項,共有21家企業獲得了44個創新儀器和品牌獎項。上百名來自著名高校院所,杰出企業的代表出席會議,會議得到了到場嘉賓和場外嘉賓的祝
學術界流行的笑話是這么說的,“你的最高水平就是最近一篇論文”,“像爬抹了油的竹竿一樣,為了待在原位你必須不停地往上爬,許多人都想拉你下來,因為他們都想要超過你”。 “從一開始,我一生就只有一份工作,一位妻子,一個家,所有孩子都在同一個學校完成了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 在201
2008年3月14日,《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題為《剖析對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有良好療效的中藥復方黃黛片的分子機制》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在3月25日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正式發表。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第一次用生物化
小桐子計劃繁華難現? “小桐子是一種可以在干旱條件下茂盛生長的灌木,其種子可以生產類似于柴油的燃油,但目前人們將其當做綠色金子的期望正在減退——許多人曾把小桐子當做邊際土地上最有潛力的拯救者,一種可以使發展中國家擺脫貧窮并將其帶入一個可持續的、油料供應充足的未來能源植物。” 這段話,
2018年5月3日清晨8點半左右,在位于中關村大街黃莊路口的海淀醫院告別室向胡亞東先生做最后的告別。中科院的領導、化學所的領導,還有很多白發蒼蒼的老科學家們,都站在逼仄狹窄的室外過道,其中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有一些是采訪過、聯系過的對象,畢竟在中科院所屬的報社工作過10余年。望著他們,我把自己擱
“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幫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穩腳跟。如今,作為北生所所長的王曉東是否實現了他當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著怎樣的淵源?如何帶領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臨著哪些問題,未來的路在哪里?請看王曉東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會舉辦的
時至今日,科技的影響力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科學精神也不僅限于科學研究中的求真務實,還體現為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科學求索、對于民生問題的關切關注。 從推動重大工程科學決策民主化,到借助科技的力量減少天災人禍對民眾的傷害,再到助推畸形發展的奧數等不正常的社會現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中國科學報》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如果說基因是生命的起點,那么糖蛋白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生命功能的終點。人類蛋白中有50%以上都發生了糖基化的修飾,在病理和生理過程中糖蛋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制藥中最亮眼的單抗藥100%都是糖蛋白藥物。對糖蛋白和糖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是貫穿生物制藥、疾病與臨床研究生生不
“國產科學儀器應用、創新和產業化學術研討會”回顧 由《現代科學儀器》雜志社主辦,北京吉天儀器有限公司、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上海棱光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國產科學儀器應用、創新和產業化學術研討會”于2007年8月2日至4日,在北
目前的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究竟是什么狀況,有什么樣的發展前景?《科學時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石元春,中國科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局副局長、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研究員朱禎,以及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季焜。 生物產業不是泡沫 生
人才“爭奪戰” 150多年來,一波波海外留學大潮興起,一代代海歸學成回國,成為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國年輕一代“出國潮”熱度不減;另一方面,在西方社會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回國潮”也必然成為大趨勢。中國出臺的各種人才政策,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
2月24日上午10:00,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做題為《對我國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的科普講座。以下為講座實錄: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為公眾講解中國能源、環境等相關問題 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 精彩語錄: ?各國的經濟發展都是倒U型,
中國探月工程在線訪談實錄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等分系統專家做客國防科工委政府門戶網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國探月網 (www.clep.org.cn),圍繞中國探月的路線圖、目標
如果沒有他,汽油柴油塑料橡膠纖維等石油化學產品——這些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化學品,恐怕要貴上許多;如果沒有他,化工行業的污染問題也許會更加嚴重,清潔燃料的推廣使用還要推遲。 從1955年回國至今,他的所有工作,都與國家的強盛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這位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
如果沒有他,汽油柴油塑料橡膠纖維等石油化學產品——這些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化學品,恐怕要貴上許多;如果沒有他,化工行業的污染問題也許會更加嚴重,清潔燃料的推廣使用還要推遲。 從1955年回國至今,他的所有工作,都與國家的強盛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這位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
如果沒有他,汽油柴油塑料橡膠纖維等石油化學產品——這些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化學品,恐怕要貴上許多;如果沒有他,化工行業的污染問題也許會更加嚴重,清潔燃料的推廣使用還要推遲。 從1955年回國至今,他的所有工作,都與國家的強盛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這位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
他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材料學著名專家,他曾先后擔任兩所重點高校領導職務長達15年,但他在談到自己時常說:我最崇高的稱謂是教師。 【人物心聲】愛民族、愛國家的堅定信念,為民族、為國家富強的責任感,是我們事業成功的不竭動力。 【人物簡介】左鐵鏞: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材料學家。
各位委員: 現在,我受中國科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2017年工作情況 2017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戰略指引下,我國科技戰線砥礪前行、勇攀高峰,推動科技創新實現跨越發展。研發經費投入世界第二,全時研發人員數量世
50年義無反顧的105歲壽星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語氣平和,思路清晰。 “生物物理研究所走過了半個世紀。作為親歷者,我深知,是以50年義無反顧堅持學科交叉、堅持服從國家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辦所方針,換來了生物物理所今日的蓬勃發展。” “當年,對于生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