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研究人員發現經過一年的音樂課學習之后,9到10歲兒童的閱讀成績能夠保持穩定,而那些并未學習任何音樂的孩子則出現了下降。另一群參加音樂課培訓的孩子被發現更擅長于處理聲音和語言。 這項研究是由西北大學的Nina Kraus博士牽頭的,研究涉及了芝加哥和洛杉磯貧民區高中的數百名學生。她的研究之前已經表明,學習音樂能夠通過改善兒童的神經功能,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和記憶力。但是許多研究都針對的是音樂對相對富裕家庭兒童的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Kraus博士發現,每周定期讓孩子參加5小時或者以上的音樂課培訓,能夠防止他們閱讀技巧的任何退步,而這種退步通常都出現在貧困地區。來自芝加哥一個貧民區的另一群十幾歲孩子在學校參加了樂隊練習或者合唱練習。研究人員記錄了他們的腦電波來評估他們對語音做出怎樣的反應。 經過兩年的音樂課培訓之后,接受過音樂訓練的孩子與從未接受任何音樂教育的孩子相比,在區別聲音方面更迅速而且更準確,特別是存在背......閱讀全文
放眼高校,缺乏問題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成為大學生的普遍問題。不少高教人士已經意識到,正是批判性思維(思辨能力)的缺失,導致了中國學生的墨守成規。這一點,中國教師,尤其是在國外任教的中國教師,以及有過海外留學經歷的人士感觸更為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批判性思維傳入國內被解讀為“否定一切”的思維方法
請讀者朋友們先靜下心來想想,你能想到的最沮喪、最棘手或者簡單說來最煩惱的問題是什么?接下來,你再想想什么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為此,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技術評論》雜志為讀者朋友們遴選出了2013年的10大突破性技術,這些技術為解決問題而生,將會極大地擴展人類的潛能,也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
《辭海》給科學下的定義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想的知識體系。”什么是藝術?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辭海》給藝術下的定義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我對這一定義不太滿意,就上網搜索,發現托爾斯泰在《藝術論》里把藝術定義為“能夠把自己的感
1.大腦喜歡色彩。 平時使用高質量的有色筆或使用有色紙,顏色能幫助記憶。 2.大腦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鐘。 對成人而言,學習20到30分鐘后就應該休息10分鐘,效果會更好。 3.大腦需要休息,才能學得快,記得牢。 如果你感到很累,先拿出20分鐘小睡一會兒再繼續學習。 4.大腦是一個
一、前言 原先我是準備等到畢業的那一天,痛痛快快地哭過了之后,一口氣寫掉這篇文章的。其實一直在零散時間打腹稿,差不多已經煲熟了。剛才有同樣讀博士讀得凄凄慘慘切切的師兄表示期待,于是一橫心決定現在就寫了。何況,早點讓更多還沒上博士這條船的弟妹們看到,提醒他們讀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能多挽救一個像我
日前,由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中國海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科學時報社共同主辦的首屆“創新中國論壇”成功落下帷幕。 作為論壇主席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在耄耋之年仍然心系祖國,關注祖國的未來,令人敬佩。尤其,他在會上就創新之道發表的主旨演講
這實在是一篇少走許多學習彎路的好文章,大家可以好好吸取一下前人的經驗。 1. 先看綜述,后看論著。看綜述搞清概念,看論著掌握方法。 2. 早動手在師兄師姐離開之前學會關鍵技術。 3. 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點查全文的技巧,往往會以搞到全文為樂,以至于沒有時間
當今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以及人們壓力的不斷增加,很多人多少都會出現一些睡眠問題,睡眠不足對我們的大腦和機體健康都是有害的,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改善睡眠的質量呢?本文中小編整理了一些研究,告訴你影響睡眠質量的原因,以及科學家們如何支招來改善機體睡眠質量。 【1】PNAS:重大發現!個體的睡眠
看到本文的標題,人們一定會大吃一驚。翻開今天的中外媒體,充斥的全是中國科技飛速進步,感覺是馬上要領導世界的架式。2016年中國科技論文數量超越美國,更是讓中國人信心爆棚。 這些成就僅從論文統計數據本身角度來看,客觀上確實是不錯的。坦率地說,我本人是長期對中國的發展持最樂觀態度者。即使在很多年前
①1995年,楊叔子與徐輝碧在書房。 ②1994年,楊叔子與學生在實驗室。 ③2005年6月,楊叔子在香港中文大學“人文的科學,科學的人文”通識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學術會議暨教學研討會上與楊振寧、胡顯章等人的合影。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系列報道200楊叔子(1933.9.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帕金森領域的相關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eurology:眼部疾病常見于帕金森癥患者 DOI: 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009214 根據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患有帕金森氏病的人比健康人群更容易出現視力
還記得莫扎特效應嗎?由于1993年美國加州大學的弗蘭西斯·拉舍爾在著名的《自然》(Nature)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短小的論文提出聽莫扎特的音樂能夠使你更加聰明,于是就出現了一大堆據說能激發嬰兒智力的古典音樂唱片集。 然而,并沒有證據證明這一說法,甚至提出“莫扎特效應”的那篇文章也
一些人認為,設計合理的智力游戲可以提高認知能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而另一方則認為這種改善效果只是短期的,而且不能傳遞到其他認知領域。圖片來源:ucla.edu 你想變得聰明嗎?你想延緩衰老嗎?腦力訓練承諾幫助你“打造自己獨特的大腦”。不過,70位科學家聯名簽署聲明,質疑腦力訓練公司的觀點。
陳木法先生是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他女兒在美國伊利諾埃大學通過博士生資格考試,開始作博士論文時,陳教授給女兒寫了一封長信,系統地總結和傳授了他做科研工作幾十年的經驗和體會。現摘錄信中核心內容,相信從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做人做學問的實在道理。 (一) 方向與選題
據國外媒體報道,最新研究表明,當前最新科學技術可以實現大腦之間的通訊,未來是否會終結個人思維,實現共享大腦?目前,加拿大科幻作者彼得·沃茨(Peter Watts)撰寫一篇研究報告,對人類大腦互連技術進行了深度剖析,據悉,他之前曾是一位海洋生物學家,他最近撰寫的一本小說是2014年出版的《模仿傾
☆減輕學生負擔不但是造就杰出人才的一個途徑,而且是造就杰出人才的唯一途徑。 ☆用灌輸的辦法其實是不能造就人才的;相反地,倒不失為扼殺人才的一種有效辦法。 減輕中學生的學業負擔,是一個吶喊了多年的難題。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謂不多,但是多不見效,不少人幾乎把減負看成了雖有必要性但卻無
睡眠是人體的一種主動過程,可以幫助恢復精神以及解除疲勞。如今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高,“擁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關的睡眠問題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五天不睡眠人就會死去,可見睡眠對人類保持健康非常重要;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2
【一】學術牛人1:用自己的話概括和梳理文獻 及時回顧 心得和經驗:我現在每天還保持讀至少2-3篇的文獻的習慣。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但最重要的自己總結概括這篇文獻到底說了什么,否則就是白讀,讀的時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這是讀文獻的大忌,既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沒有養成
制圖:Dom McKenzie縱觀人類歷史,我們很難找到像學術出版一樣匪夷所思的行業:無數科研人員為之免費供稿、審稿,卻還要花錢看論文;來自政府資助的科研經費沒有讓科研人員成為高收入群體,卻給出版商帶來勝過蘋果、谷歌的收益率;訂閱費用壓得預算喘不過氣,高校卻不敢不買;同類期刊多如牛毛看似競爭激烈,收
當我們回顧歷史上那些最富有創造力的生命時,會發現一條悖論:他們確實將一生奉獻給了自己的事業,但并沒有在整天不停地工作。 比如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和亨利?龐加萊(Henri Poincaré),這些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人都對工作充滿激情和成功的雄心壯志,幾乎都抱有超
豉汁蒸鳳爪端上桌后,一個小女孩頑皮地用筷子噠噠地敲打著餐桌。一位穿著Polo衫和牛仔褲的男士,正在和自己的小女兒、妻子和母親享用著廣式點心。在波士頓唐人街這個喧鬧的餐廳,沒人會多瞄一眼這位男青年。 沒人能猜到,34歲的張鋒會是這一代人中公認的最具轉化能力的生物學家,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在兩個領域
基因編輯更快更準更簡單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方法,成功將蛙的DNA插入到細菌中。20世紀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帶有一
回顧2016年,谷君一如既往地為大家放送了很多科普小姿勢,這到年底了,不知大家有印象的還有多少呢?忘了也沒關系,今天谷君將帶一起來回顧一下今年份的姿勢,快拿小本本出來記好了!(劃重點了同志們!)(敲黑板) 姿勢太多,那就從谷君最關心的吃說起。 現在大眾都倡導健康飲食,然而怎樣的飲食才能算是健
新年將至,又到了年終盤點的時候。美國化學會(ACS)旗下的C&EN網站也端出了一席年終大餐:2015年化學領域最受矚目的研究成果。其實,在過去的這一年中一直關注X-MOL的讀者朋友也許會發現,其中絕大多數成果已經在X-MOL平臺報道過了。不過,我們覺得,在這節日的氣氛中,讓這一
筆者非常喜愛音樂和樂器,最近看了一些中央電視臺的民族器樂大獎比賽的節目。在觀看過程中,筆者不僅為參賽者的精湛技藝和才藝所折服,而且也為大賽評委的公正感到十分欣慰。顯然,這樣的比賽為我國民族音樂的普及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和基礎。可以看出,中國音樂界和中央電視臺對這次比賽做了充分的準備。毫無疑問,
許多理工科基礎物理教學內容抽掉了課程中的靈魂和思想,剩下一些冷冰冰的公式和數據,基本把物理課變為了數字計算課程,把教學變成了傳技 □這種只見公式不見思想的講授和學習方式,老師其實就是一個“U盤”,這種教育只要求學生知道書本上靜態的“知道”,也把學生當成了“儲存器” □真正好的課堂訓練是放手讓
春節將近,在一年一度的闔家團圓之際,很多朋友被三叔六姑家的“熊孩子”折磨的戲碼又要上演了。 根據網友們的血淚控訴:自己好不容易攢錢買的手辦,被熊孩子哭著鬧著要據為己有,做家長的不僅不管,而且還火上澆油:“這破玩具值幾個錢兒,回頭你再買一個不行了嗎?”;辛辛苦苦工作攢錢買的最新款電腦,熊孩子非得
近年來不斷有人指責中醫是偽科學,還有的人提出要取消中醫,中醫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尷尬處境。 然而,吳儀副總理在即將退休之際,公開熱捧中醫藥,并表示退休后要繼續學習和研究中醫藥學,大大鼓舞了國內外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的各界人士。 中醫到底能治哪些病?中醫是不是科學?中醫是否依附于西醫? 3月13
今年的美國神經科學學會(SfN)年會于11月3日-7日在圣地亞哥舉行。眾多科學家匯聚一堂,討論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盡管我們沒法親臨現場,但BioTechniques的編輯Francesca Lake為我們帶來了會議的一些亮點。 Lake提到,我們如今有能力生成大量數據;然而,將這些數據轉化
環狀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種新興的內源性非編碼RNA(noncoding RNA,ncRNA),是繼microRNA (miRNA)以及long noncoding RNA (IncRNA)后非編碼RNA家族中極具研究潛力的新成員。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環狀RNA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