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提出腫瘤異質性新概念
根據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在局限性肺癌中一些已知的癌癥驅動基因組畸變似乎一致存在于整個腫瘤之中,對腫瘤的某一區域進行單次活檢就有可能鑒別出其中的大多數畸變。 由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領導的這項研究,解決了科學家們稱之為基因組異質性的這一挑戰。基因組異質性是指存在許多不同的變異驅動了腫瘤的形成、生長和進展,其有可能導致治療選擇和潛在效力復雜化。 2012年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腎細胞癌研究發現,大多數促癌變異并不存在于這些腫瘤的所有區域中,因此對一個區域進行活檢并不能很好地描繪出在某個腫瘤發病中起重要作用的癌基因。 研究的第一作者、基因組醫學講師張建軍(Jianjun Zhang,音譯)博士說:“我們的肺癌研究指出了重要的一點:腫瘤異質性在不同癌癥類型之間各不相同。我們在肺腺癌中發現的模式與腎細胞癌非常的不同。” 研究人員對來自11個手術切除局限性肺腺癌的48個腫瘤區域進行......閱讀全文
肝癌復發預測:循環腫瘤細胞DNA
根據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廣島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循環腫瘤細胞DNA是能夠準確預測肝切除術后2年內肝細胞癌復發的一個因子。 “我們發現,循環腫瘤細胞DNA水平能夠準確反映肝細胞癌的腫瘤進程和治療效果,”廣島大學Atsushi Ono博士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循環腫瘤細胞DNA的基
誰在化療后刺激了腫瘤復發?
八月十二日,在美國癌癥研究學會出版的著名期刊《Cancer Research》發表的一項研究報道稱,給患者施用一種可阻止部分免疫系統加大力度的藥物,可能阻止一些患者的癌癥復發。 在英國癌癥研究所的資助下,來自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化療的腫瘤殺傷作用,可能致使治療腫瘤中一群傷口愈合的白血
濫用血液制品引起腫瘤復發
? 盡管引起腫瘤復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免疫抑制在其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免疫抑制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人們濫用血液制品。 輸血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措施,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過去人們對輸血不良反應的認識多局限在溶血性輸血反應和某些傳染性疾病傳播方面,對輸血的免疫抑制作用認識不足。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輸血對
明明把腫瘤切掉了,為啥還能復發
腫瘤的治療,一直是醫學界亟待攻克的難題。腫瘤之難治,在于存在轉移或復發的風險。多數患者在經過手術、化療、放療等規范化治療后,腫瘤還會卷土重來。 那么,什么是腫瘤復發?為什么腫瘤會復發?今天將為大家解答這兩個問題。 什么是腫瘤復發? 腫瘤復發,可以簡單概括為:在經過治療,患者體內已經檢測不到
腫瘤術后原位復發和轉移可有效防止
近日,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傳來消息,由該所黃宇彬研究員和周東方副研究員團隊設計了一種非常貼近臨床操作應用兼具原位化療和止血功能的三明治結構纖維/海綿復合物,這種復合物可以作為腫瘤術后原位植入材料,有效地防止腫瘤的復發和轉移。 三明治結構纖維/海綿復合物,顧名思義,它的長相類似于三明
液態活檢預測癌癥復發-循環腫瘤再立大功
術后血液ctDNA與癌癥復發有關 利用數字PCR和原發性腫瘤體細胞突變標識,該研究團隊研究了55名早期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后血液ctDNA的變化,這些患者均接受化療和手術。研究人員報道,治療后血液樣本ctDNA與乳腺癌高風險復發相關。治療后血液ctDNA呈陽性的患者癌癥復發的概
腫瘤相關基因
癌基因(英語:Oncogene,亦稱為致癌基因)是細胞遺傳物質的一部分, 它們參與細胞從正常生長狀態到腫瘤的過程。它們通過誘導或突變被激活。 致癌基因原癌基因是參與細胞生長、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的正常基因。但當其發生突變后,就會變成致癌基因。它們會在諸如放射性物質,化學物質和病毒的作用影響下過渡成引發
Cancer-Cell:科學家解密兒童腦腫瘤復發機制
根據發表在Cancer Cell雜志上一則研究顯示,當腦腫瘤——髓母細胞瘤兒童疾病再次復發,髓母細胞瘤會有獨特的基因路徑。該研究由英國癌癥研究所資助,這項研究提示表明當髓母細胞瘤復發時獲取患者一個額外的組織樣品,可以幫助識別癌癥患者的亞型,預測哪些兒童患者可能是可受益于現有的靶向基因故障的靶向
腫瘤復發轉移后四位一體治療
??? 隨著生活環境、飲食結構等的改變,癌癥已日益成為一種多發病、常見病,且年輕化的趨勢進一步凸現,愈來愈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而癌癥難以治療的根本原因在于高幾率的復發和轉移。癌癥患者半年內的復發轉移率高達69%,如何有效控制腫瘤的復發和轉移成了治療癌癥的關鍵。我們要控制腫瘤的復發和轉移,
PNAS:腦膜瘤分子圖譜幫助預測腫瘤的復發
最近,來自貝勒醫學院和德克薩斯兒童醫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PNAS》雜志上發表文章稱,通過使用分子譜,能夠更好地預測腦膜瘤復發。 第一作者Akash J. Patel博士解釋說:“目前的腦膜瘤分類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標準。它將腦膜瘤分為三類:I級(良性),II級(非典型)
揭秘腫瘤復發原因-最新研究成果指向“鳳凰涅槃”?
腫瘤為什么會復發?數十年來人們不懈探索,但進展甚微。上海交大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黃倩研究員與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李川源教授有了最新發現:“鳳凰涅槃”是腫瘤治療失敗和復發的重要原因。 通常,腫瘤放、化療時導致的細胞死亡以腫瘤細胞凋亡為主。黃倩等發現:作為細胞凋亡相關蛋白級聯反應的“終結者”的Ca
復發多節段胸椎神經內分泌腫瘤病例分析
副神經節瘤是一種神經內分泌腫瘤,具有一定的侵襲性。其確切發病率尚不明確,大概是每10萬人0.2~1。根據腫瘤細胞發生部位,起源于腎上腺髓質的嗜鉻細胞伴有大量兒茶酚胺分泌時,稱為嗜鉻細胞瘤;起源于腎上腺外交感神經節的嗜鉻細胞,或者頭頸部的副交感神經節,稱之為副神經節瘤。約69%的副神經節瘤位于頸動脈小
遏制白血病復發-新型腫瘤疫-2期臨床積極
日前,Asterias Biotherapeutics 公司宣布,其開發的腫瘤疫苗 AST-VAC1 的臨床 2 期試驗取得積極結果,發表在美國癌癥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主辦的《Cancer》雜志上。AST-VAC1 是 Asterias 公司利用樹突狀細胞呈遞人
乳腺癌轉移復發關鍵基因獲揭示
7月12日,記者從同濟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附屬東方醫院腫瘤轉移研究所高華研究組發現一個促使乳腺癌向多個器官轉移的基因TM4SF1,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于《細胞》。專家認為,切斷和阻止該基因的表達,可能是治療乳腺腫瘤轉移復發的首要靶點。 腫瘤轉移復發是絕大部分腫瘤患者死亡的最直接原因
腦瘤基因檢測靶向治療-讓腦瘤不再復發
近日,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報道稱他們首次成功地使用一種靶向治療藥物對一名出現腦部腫瘤復發的病人進行了治療。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CNI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BRAF抑制劑藥物dabrafinib對進行了四次手術治療仍出現復發的BRAF突變型顱咽管瘤病人進行治療,導致腫瘤萎
基因檢測結合靶向治療-讓腦瘤不再復發
近日,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報道稱他們首次成功地使用一種靶向治療藥物對一名出現腦部腫瘤復發的病人進行了治療。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CNI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BRAF抑制劑藥物dabrafinib對進行了四次手術治療仍出現復發的BRAF突變型顱咽管瘤病人進行治療,導致腫瘤萎
基因測序腫瘤檢測
臨床醫生在腫瘤治療中發現,人體腫瘤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個部位的腫瘤,治療效果和方法也應因人而異,這種因人、因病而采取的不同疾病治療方法稱為“個體化治療”。因此在癌癥治療過程中,只有同病異治,因人而異,實施個體化治療,才能針對不同類型的病人選擇合適他們的藥物。下圖中給出的是在乳腺癌中HER2基因的表達
腫瘤NGS基因檢測
⑴?隨著腫瘤分子檢測領域的發展,臨床藥效的分子標志物將不再局限于單基因或單位點,包含更多基因和位點的NGS檢測已逐漸成為腫瘤基因檢測主流技術;⑵ 2018年11月,JCO發表了一項美國腫瘤NGS基因檢測調研報告,報告顯示:75.6%的美國腫瘤醫生都在使用NGS基因檢測技術指導腫瘤治療,超50%的美國
第三軍醫大發現腫瘤復發主因
中國醫藥報消息,日前,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靳風爍等研究人員,通過大量的臨床研究與實踐,發現了膀胱腫瘤易于復發的主要原因——膀胱腫瘤分泌的免疫抑制物質抑制了機體抗腫瘤免疫功能的激活,從而導致膀胱局部免疫功能低下。他們研究給出了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膀胱腫瘤復發的新方法。 膀胱腫瘤是
丙肝新藥有效治療基因型1丙肝復發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經丙肝藥物Sovaldi(sofosbuvir)/利巴韋林聯合治療后病情復發的基因型1丙肝(HCV GT-1)患者,采用丙肝新藥Harvoni(sofosbuvir/ledipasvir)給藥12周是一種有效的復治方案。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于11月4日的《內科學年鑒》(Anna
基因診斷評估口腔鱗狀細胞癌復發風險
口腔鱗狀細胞癌發病率在所有頸部和頭部癌癥患者總人數中大約占有1/4的比例。它是癌癥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由于目前沒有有效的組織檢查方法預測癌癥是否會復發。????????在最新一期的《BMC??Cancer》雜志上,科學家們發現有四種基因的表達可以準確的預測患者復發口腔鱗狀細胞癌的風險。[A??
反復發燒和基因突變有什么聯系?
自1997年科學家與自身炎癥性疾病的斗爭正式拉開序幕,20多年來,學界對自身炎癥性疾病及其致病基因的探索發現不斷拓展。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周青團隊的最新研究,有望為此類疾病的臨床診治提供更加精準的方案。 從出生起大部分時間在醫院度過、每周總有幾天要發燒……由于基因突變使其編碼蛋白發生改變,導
腫瘤轉移基因的簡介
腫瘤轉移基因(tumor metastatic genes)是指某基因改變和表達能夠促進或導致腫瘤轉移的基因。主要指一些編碼細胞表面受體的基因,它們的突變或失活會導致細胞粘附能力的下降,促使腫瘤的發生和轉移,因此稱這類基因為腫瘤轉移基因!
腫瘤基因治療介紹
腫瘤的基因治療指的是通過基因轉移,將在腫瘤治療中具有不同功能的目的基因轉移至靶細胞,從不同的側面發揮抗腫瘤作用。如細胞因子的基因療法,可將IL-2等基因導人到LAK、TIL細胞內,提高免疫活性細胞的殺傷作用,避免外源性IL-2的毒副作用;也可將細胞因子基因導人體內腫瘤細胞或鄰近的體細胞,使腫瘤局部微
基因檢測,腫瘤治療重中之重
根據臨床可實施性,或者基于腫瘤基因組分析產生的異構信息,決定是不是該采取臨床行動,仍然是科學家和臨床醫生的主要挑戰。 醫學博士Rodrigo Dienstmann等人,2014年在Molecular Oncology(“Standardized decision support in next
知識分享:腫瘤相關基因
癌基因(英語:Oncogene,亦稱為致癌基因)是細胞遺傳物質的一部分, 它們參與細胞從正常生長狀態到腫瘤的過程。它們通過誘導或突變被激活。 致癌基因 原癌基因是參與細胞生長、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的正常基因。但當其發生突變后,就會變成致癌基因。它們會在諸如放射性物質,化學物
防治腫瘤復發轉移新成果報告會在京舉行
4月13日,在第22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即將到來之際,由新華網、中國婦女報社、北京抗癌樂園、振國醫療集團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彩絲帶志愿者表彰暨防治腫瘤復發轉移新成果報告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及彩絲帶志愿者300多人參加了此次大會。會議就中醫藥抗癌、防治腫瘤復發轉移等相關課題進行
Cell:科學家發現腫瘤起始干細胞導致癌癥復發機制
免疫療法是利用自身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癥的一種方法,它使患者的預后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癌癥復發是所有癌癥治療方法都會面臨的難題,甚至我們并不知道癌癥復發的原因。 來自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期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鑒定出了阻止免疫療法的腫瘤細胞,并揭示了它的作用原理。論文“Adapt
Cell:科學家發現腫瘤起始干細胞導致癌癥復發機制
免疫療法是利用自身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癥的一種方法,它使患者的預后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癌癥復發是所有癌癥治療方法都會面臨的難題,甚至我們并不知道癌癥復發的原因。 來自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期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鑒定出了阻止免疫療法的腫瘤細胞,并揭示了它的作用原理。論文“Adapt
腫瘤復發轉移如何預警?-重慶建成首個該領域重點實驗室
腫瘤復發轉移是腫瘤患者長期生存的最大威脅。昨日,記者從市腫瘤醫院獲悉,以重慶市腫瘤研究所、重慶市癌癥中心、重慶市腫瘤醫院為依托單位的“腫瘤轉移與個體化診治轉化研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通過市科委認定。這意味著更多的癌癥患者將獲得更加科學、規范的個體化診療。據悉,這是重慶首個以腫瘤轉移和個體化診療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