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文庫的克隆和回收( 1 ) 插入片段和載體的理想比例是(2 : 1 ) ~(3 : 1 )。我們將用于連接的 DNA 濃度限制在 10 ng/μl,使用 1 mmol/L 的 ATP,16°C 連接過夜(見注 8 )。( 2 ) 連接反應體系于 65°C 處理,使酶失活,用氯仿抽提,然后用乙醇沉淀,得到的 DNA 放置幾分鐘風干,最后用 30 μl 去離子水重懸。( 3 ) 同一天還要制作 SS 320 大腸桿菌細胞株(見注 9 ) 的電轉感受態(見 15.3.8)。第(2 ) 步得到的連接產物與 300 μl SS320 細胞混合,加入至槽寬 2 mm 的電轉杯,使用 GenepulserTMII 進行電轉化。將儀器參數設定如下:2.5 kV,25 μF,200~400Ω。為了得到最好的結果,時間常數對應 200Ω 時應設為 3.8~4.5,400Ω 時應設為 7.6~9.0。脈沖后立即加入 1 ml ......閱讀全文
Raf 蛋白 Ras 結合結構域的簡并進化庫合成以及利用片段互補法快速篩選二氫葉酸還原酶的快速折疊且穩定的克隆
Raf 蛋白 Ras 結合結構域的簡并進化庫合成以及利用片段互補法快速篩選二氫葉酸還原酶的快速折疊且穩定的克隆實驗實驗材料 寡核苷酸引物Tag 聚合酶BL21 電轉感受態細胞試劑、試劑盒 氨芐青霉素卡那霉素儀器、耗材 瓊脂糖凝膠實驗步驟 3.1 概論3.1.1 PCA 對空間排列的要求PCA 片
雖然表觀上簡單,盤繞螺旋(coiled coil ) 模體是高度專一的,并在理解三級結構及其形成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最常觀察到的盤繞螺旋形態——平行二聚態,其一般的結構類型仍有待全面的描述。盡管如此,其結構已呈現出在某些特定位置需要某些特定類型氨基酸的嚴格規則。本實驗來源「現代蛋白質工程實驗指南」〔德
盤繞螺旋結構的設計和優化技巧 實驗步驟 本節討論盤
3.2.5.1 簡并密碼子使用簡并密碼子,可在希望改變的位點上編碼若干氨基酸的混合密碼。同樣,在仔細選擇要隨機化的對應位點引入簡并密碼子,不僅可以引入期望的堿基,而且可以引人期望的氨基酸。如已經討論過的,盤繞螺旋在不同位置對氨基酸類型有偏好。例如,e 和 g 殘基常是極性且互補的(表 3. 4)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實驗材料寡核苷酸引物Tag 聚合酶BL21 電轉感受態細胞試劑、試劑盒氨芐青霉素卡那霉素儀器、耗材瓊脂糖凝膠實驗步驟3.1 概論3.1.1 PCA 對空間排列的要求PCA 片段的三維朝向對于 PCA 報告蛋白是否能正確折疊至關重要,它取決于形成復合體的目的蛋白 N 端或 C 端的朝向(圖 15.1
前段時間,有小伙伴在公眾號留言說能不能寫點生物藥的文章,不要老是小分子藥嘛。難道你們團隊里只有化學,沒有生物?我們團隊的生物大咖劉博坐不住了,閃開,我來做個分享,絕對干貨!后面還要加鹵蛋!(不對,是彩蛋!) 話不多說,直接開始: 1897年Paul Ehrlich 提出的“魔術子彈”( ma
2020年3月份即將結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我國科學家從結構和功能角度揭示SARS-CoV-2利用人ACE2進入細胞機制 doi:10.1016/j.cell.2020.03.045 病毒感染始于病毒顆粒與宿主表
一、2019-nCoV的簡要回顧 目前的研究表明,新型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因此,新型肺炎藥物的研制離不開對2019-nCoV的認識。 2020年2月3日,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永振教授團隊和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教授團隊分別
翻譯后修飾蛋白質的定性和定量實驗 實驗步驟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信號通路研究工具促細胞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 kinase)是一類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由于不同的細胞外刺激或介導細胞表面至細胞核的信號轉導而被激活。 結合其它信號途徑,它們能夠改變轉錄因子的磷酸化狀態。受控的MAPK級聯反應系統參與細胞增殖和分化,但當其活力失控時會導致腫瘤。據報道,三種主要
實驗概要植物生物學研究數據庫實驗步驟http://bioinf.scri.sari.ac.uk/cgi-bin/plant_snorna/home 英國 Top 植物種的snoRNA基因數據庫。 綜合 http://bioinformatics.psb.ugent.be/webt
制藥公司的管線充滿了生物藥物。許多是創新的治療蛋白質,但越來越多的代表生物仿制藥和biobetters(圖1)(1)。biobetters通常被定義為“基于創新生物制品,但具有改進的性質”(2)。 他們的發展受益于已知的治療方法和作用機制,從而導致低風險,快速通向臨床,從而降低成本。優勢是通過延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發表了共計102項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領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研究成果: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篇,Nature 發表了45篇,
消失的零號病人 零號病人并不一定是第一個發病者。 而是第一個感染,并且把病毒傳播給其它人的人。 因此,第一個出現癥狀并發病的人叫做一號病人。 那么,零號病人的醫學意義是什么呢?專家給出了提示: 1. 能夠鎖定傳染源,比如是否接觸了什么動物? 2. 鎖定傳播方式,比如跟動物是如何接觸的?
成骨不全癥,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骨疾病(圖)。患兒經歷輕微的碰撞,就會造成嚴重的骨折。這類患兒俗稱“瓷娃娃”。目前臨床上缺乏專門針對成骨不全癥的治療藥物。美國FDA把開發針對這類疾病的藥物稱為“孤兒藥”。中國藥品監管機構也把這類疾病納入罕見病目錄。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認定,將為后續藥物研發帶來一系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86篇文章,其中生命科學領域有109篇,材料學有30篇,物理學有20篇,化學有12篇,地球科學有15篇。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
肥胖已經是這個社會越來越多人關注的話題。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基因缺陷、內分泌失常、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等等。肥胖也會增加很多疾病的患病概率,比如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某些癌癥等。最主要的是,肥胖可能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不便,影響生活質量。 總的來說,肥胖的主要原因還是體內脂肪的積累。生命
iNature 2019年9月4日,中國學者在Nature連續發表了6項成果,涉及生命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等不同的領域,iNature系統介紹這些成果: 【1】混合譜系白血病(MLL)家族的甲基轉移酶 -包括MLL1,MLL2,MLL3,MLL4,SET1A和SET1B-在賴氨
實驗方法原理噬菌體展示技術是將外源基因與噬菌體的表面蛋白基因融合,在融合了外源基因的噬菌體顆粒的表面就會表達相應的外源蛋白,即外源基因編碼的蛋白被展示在噬菌體顆粒的表面。實驗材料載體tRNA抗體寡核苷酸試劑、試劑盒抗生素儲存液BCIP葡萄糖儲存液X-Gal磁珠洗液蛋白酶抑制劑RNase 抑制劑TEN
一、RNA 制備 模板mRNA 的質量直接影響到cDNA 合成的效率。由于mRNA 分子的結構特點,容易受RNA 酶的攻擊反應而降解,加上RNA 酶極為穩定且廣泛存在,因而在提取過程中要嚴格防止RNA 酶的污染,并設法抑制其活性,這是本實驗成敗的關鍵。所有的組織中均存在RNA 酶,人
截至2019年12月1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5篇文章(2019年的Cell已經全部更新完畢,而對于Nature及Science只剩下了一期,將分別會12月19日及20日進行更新),小編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
日前,Nature網站公布了2013年7月9日 ~ 2013年8月8日前十位亮點排名,裸鼴鼠抗癌能力揭秘、腸道中的噬菌體、指甲控制指頭分列前三,其余7個分別是:海洋的長期氣候效應、與白血病有關的融合蛋白、石墨烯及其他類似材料的研究、通過對運輸蛋白的控制來選擇營養物、北半球森林水利用效率大大增
21世紀,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其產生了讓研究人員感興趣和憧憬的東西,當然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大肆宣傳的成分,本文中,我們回顧了表觀遺傳學在過去幾十年里是如何演變的,同時分析了近年來改變科學家們對生物學理解的一些研究進展;我們討論了表觀遺傳學和DNA序列改變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表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9月9日-12日,第五屆金屬組學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西郊賓館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學院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共同主辦,來自世界各地的近200位金屬組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探討金屬組學的最新進展及未來展望。 9月10日下午,大會報告精彩依舊,馬薩
近幾年來, DNA 微陣列已經被公認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一種標準方法。特別是在生物醫學研究方面,常用物種的微陣列一面世就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對于非模式生物來說 ,微陣列的應用尚未得到充分開展,而這些物種往往表現出一些很有趣的生理表型。對大多數比較生物學的研究者來說,制備一個新物種的 D N A 陣列或微
實驗步驟 一、材料 這里用到的所有化學試劑都為分子生物學等級,或者用它們最高純度的等效物。所有的塑料和玻璃制品,包括瓶子和移液器吸頭都要高壓滅菌,在核酸實驗操作過程中必須始終戴手套。 cDNA A T L A S陣列從Clo
4. 免疫印跡檢測外源蛋白的展示情況pDTSPLAY-B 空載體生成的噬菌體表面不含外源基因,僅有帶有 6 個組氨酸標簽和 Myc 標簽的錨定蛋白(基因 Ⅲ 編碼),此蛋白 SDS-PAGE 中的條帶在 65 kDa 的位置(實際 Mr 為 45 kDa)。pDISPLAY-B 載體中插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