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了中國醫藥市場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之后,在這場盛宴中獲得成功的中國制藥企業,正試圖進軍國際市場。不少藥企把目光投射到世界最大的醫藥市場——美國。毫無疑問,國內藥品能夠進入美國市場,是一種巨大的認可,也意味著這家藥企的產品可以行銷世界,暢行無阻。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市場,無論是仿制藥還是原研藥,都可以找到一席之地。針對仿制藥也有一些扶持的政策。例如,第一個遞交美國仿制藥的簡略新藥申請(ANDA),且挑戰專利藥成功的仿制藥(首仿藥),可以獲得180天的市場獨占期。如果在同一天有多個仿制藥挑戰成功,那么可以同時擁有該獨占期。在此期間,FDA不再批準相同的ANDA,仿制藥可以按照專利藥80%的價格銷售。在某種意義上,這極大的激勵了仿制藥企業向創新藥挑戰的積極性,也保障了仿制藥企業獲得一定的合理回報。 美國市場是眾多中國本土藥企的“詩和遠方”,尤其是那些本土的優質仿制藥企業。相對于本土創新藥在美國上市,本土仿制藥成批量登陸......閱讀全文
現在的生物仿制藥市場規模并不算大,2012年,全球市場規模只達到約16億美元,但是業界普遍公認,未來的10~15年是生物仿制藥的黃金發展期。 生物醫藥領域世界著名咨詢公司IMS預測,到2015年全球生物仿制藥市場會達到19~37億美元的規模,更有其他權威機構大膽預測,2017年的這一數字會
時間: 2015年8月18日上午10時 地點: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 內容: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5年8月18日(星期二)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吳湞介紹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主持人
5月,針對外資藥企原研藥的“價格談判”有望公布結果。 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曾表示,部分昂貴進口專利藥通過國家談判價格可降50%。這被視為外資藥企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點——它們將可能從此滑向“最壞的時代”。 “我可以確信今后兩到三年里,和本土的仿制藥相比,我們原研藥的價格面臨很大
德勤分析指出,跨國藥企銷售增速放緩與國家以控費為核心的新醫改密切相關。 目前基本醫療保障覆蓋率已經擴大到總人口的95%, 衛生費用占到GDP的5.9%, 并且增速超過了經濟增速。 增長過快的衛生費用導致醫保基金面臨壓力。 因此, 當前醫改的政策重心轉向成本控制, 政府優先采取的措施包括: 采用一
無論是主動或者被動,中國醫藥企業的品種選擇策略正在越來越趨近于歐美發達市場企業的pattern,這毫無疑問是具有進步意義的。我們和跨國大佬產品線的代差正在不斷拉近,當年伊馬替尼上市五六年后國內才有立項,如今PD-1剛獲批國內已經開始報臨床。梳理各家企業的pipeline,那些真正受到國內外認可,
世界制藥巨頭稱中國將成全球第3大醫藥市場 英國阿斯利康公司首席執行官布倫南6日在南京表示,中國將在10年內成為全球第三大醫藥市場。 布倫南表示,中國是全世界經濟發展舞臺上的新興力量,對于阿斯利康公司來說,中國同樣是新興而且至關重要的市場。 &nb
繼葛蘭素史克行賄門后,美國制藥巨頭禮來近日被曝在滬皖每年為胰島素產品向醫生支付3000萬元回扣。 “行賄和回扣是醫藥行業的潛規則,而跨國公司在這方面做得最好,最為成功。”北大縱橫醫藥行業合伙人史立臣對記者表示。 高額行賄費用背后暴露的是外資藥在中國高價銷售,跨國藥企通過強有力公關和其
昨日,中國政府網對外公開國務院于近期印發的《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意見》提出,加快審評審批防治艾滋病、惡性腫瘤、重大傳染病、罕見病等疾病的創新藥。這意味著我國藥品審評審批改革在醞釀多年后終于啟動。 據此前《人民日報》報道,在中國一個創新藥審評審批要18個月,一個仿制藥則要
“中國的監管體制缺乏根本性的專利鏈接機制、專利期損失補償機制、治療方法保護機制以及有效的監管數據保護機制。沒有這些監管上的保護機制,中國生物醫藥創新領域的投資將會繼續落后于美國、歐洲、日本與韓國。” 近日在京發布的2016年《中美知識產權學者對話紀要》(以下簡稱《對話紀要》)提出了上述觀點。中
2016年,我國藥品監管機構首次正式提出“創新藥”概念,定義為“在中國境內外未上市的藥品”,范圍由“中國新”轉變為“全球新”。而國內市場需求端的擴容,也刺激著創新藥進入新的發展高潮。 近年來,我國在政策層面對醫藥創新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2012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
今年我國藥市規模將達7556億元,創新藥市場份額不足30%,而在發達國家專利藥則占市值50%以上。 中國醫藥(18.19,-0.22,-1.20%)產業“大而不強”已成為業界共識。 長期以來,中國醫藥產業受到外資企業的大舉進逼,國產藥品市場份額不斷縮小。以占據中國藥品市場份額前列的
“盡管中國市場挑戰很大,但機遇并存,五年后中國將躍居諾華全球前三大市場之一。此外,在全球醫療控費趨勢之下,諾華已開啟藥品療效與保險、醫院之間的新嘗試。”諾華集團首席執行官江慕忠這樣向財新記者強調諾華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從2012年到2016年,全球有多達631個專利藥到期,其中包括了1
無論面子里子,在華的跨國藥企都開始走下坡路,這也直接導致近幾年它們中大部分的業績增速都從“躺著賺錢”時期的超過20%放緩到現在的10%甚至更低。對于中國這個2016年銷售額達1167億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未來外資與內資之間的爭斗將更加慘烈。 輝瑞失去大將 5月10日,輝瑞中國內部會議宣
成本上漲,貿易摩擦加劇,出口面臨多重壓力。 原料藥:期待抓住仿制藥市場機遇 對于一個全球產業的后來者,低端進入、規模效應、成本優勢是其迅速崛起的“利器”。然而,隨著全球經濟氣候的變化,“利器”鋒芒銳減,需要重新審視市場、自我定位。經過20多年快速發展的中國原料藥行業,如今就站在了這
中國醫療健康產業近年來受到資本青睞的程度越來越高,是因為一來中國醫療健康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二來政策改革紅利促進行業快速發展。 而在醫療健康產業各細分領域中,制藥投資回報率高居榜首,這之中,創新藥無疑又是最受資本關注且發展最快的領域;對每一個投資人都充滿了誘惑和挑戰,成為了專業
剛剛過去的2016年,對于國內及全球生物醫藥產業來說,可謂艱難前行。創新藥物產出數量相比2015年顯著下滑,創2007年以來最低,中國甚至無一原創性新藥批準上市。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創新藥研發水平仍在提高,中國藥企走向世界的步伐正在提速。 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昌孝已連續5年為
近年,中國生物醫藥發展迅速,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生物醫藥的發展仍存在規模化程度低、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 專家和業內人士建議,政府部門應當從醫療衛生事業的高度加強頂層設計,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制藥企業應當加強重點領域的自主創新,以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贏得市場,重點可以在細分市場進行突破。
由UBM Conferences與中國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主辦的CPhI醫藥中國峰會2012,于2012年6月26日-27日,在上海淳大萬麗酒店隆重舉行。6月27日,會議進入第二天。各相關專題相繼進行。 以下是“生物仿制藥:市場、技術、法規的多面挑戰
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內的上市藥企加入抗腫瘤藥物等創新藥物的研發。A股上市公司中,恒瑞醫藥、益佰制藥、長生生物、科倫藥業、石藥集團、貝達藥業等多家上市公司在腫瘤領域有所布局,與“抗癌”概念相關的公司接近60家。 由于癌癥兇如猛獸,所以各方人士正不遺余力地推動中國抗癌藥物的研發。 記者梳理后發現,
新一輪醫藥降費窗口期即將打開。近段時間以來,有關部委就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藥審批、強化短缺藥供應、落實抗癌藥降價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組合拳,致力于讓我國居民早日用上好藥、用得起好藥。《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未來還將有一攬子配套政策加快落地,包括加快境外新藥上市進程、激勵藥品創新和
伴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多的中國人都期望擁有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和更為完善的醫療衛生體系。再加上老齡化人口比重加大,以及政府改善醫療衛生服務的推進,近年來,中國藥品市場迅猛發展,中國也成為各國制藥巨頭必爭的兵家重地。 畢馬威報告指出,中國已超越德國和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
近幾年,我國不少重大創新藥物和技術成果,由于缺乏后續研發費用、無法打入國際市場而無奈地被外資收購或控股,中國已成為跨國醫藥公司獵取新藥的場所。 一、現象呈現:多個重大新藥成果和技術被外資收購或控股 重組人紐蘭格林是張江的澤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澤生科技)自主開發的抗心衰基因工程新藥,已經申
目前,全球新藥發展格局基本穩定,上市數量上升,世界腫瘤和罕見病藥物研發的重點地位不變,世界仿制藥發展地位不動搖。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繼續開拓治療需求,以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為代表的免疫治療更加火熱。預計2018年各國產業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全球生物制藥并購重組出現新的發展格局。圖片
近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東盟藥品合作發展高峰論壇暨西太平洋地區草藥協調論壇在南寧舉辦。本屆論壇以“提升仿制藥質量”為主題,共同探討藥品監管的國際發展之路,謀求打造中國藥品監管部門與東盟以及一帶一路國家的監管合作平臺。 作為全球重要的醫藥市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昌孝編者按:新藥研發難,是行業共識。而對產業的發展而言,戰略與策略都不可或缺。這一過程的推進,既需要前瞻性地制定戰略,更需要審時度勢地調整策略。 過去的2012年,我們看到了世界醫藥巨頭們新藥研發模式的革新及其帶來的可觀收益。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6月1日,加拿大蒙特利爾會場傳來喜訊,中國藥監部門CFDA正式成為ICH會員。 ICH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zation)即人用藥品注冊技術規定國際協調會議。是由美國,日本和歐盟三方政府藥品注冊部門和制藥行業聯合發起的,主要職能是協同全球藥品監管
——訪蘇州飛思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唐健 分析測試百科訊 今年上半年開始,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等相關文件的陸續發布,藥物一致性評價的話題持續發酵,在國內藥品領域內掀起一場軒然大波,當前的國內仿制藥行業將進行全面的洗牌。作為仿制藥一致性評價
2月11日,最新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了關于罕見病藥的關鍵信息,這不僅會使得一批次布局罕見病藥品的藥企以及罕見病病人獲益,也意味著未來中國罕見病用藥市場的邏輯將發生巨大改變。 具體而言,會議指出,加強癌癥、罕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事關億萬群眾福祉。一要加快完善癌癥診療體系。堅持預防為主,推進癌
近日,易凱資本發布了關于2016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的研報,報告對目前國內保險、醫療器械、醫藥、互聯網醫療等行業的發展情況和趨勢進行了詳盡分析,動脈網選取其中最為精華的部分進行了摘錄,對于即將布局這幾個行業的企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伴隨著中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
抑郁癥是一種復雜的多維度、異質性疾病,也是一種全球范圍內常見的精神疾病,全球累及患病人數超3.5億。圖1 全球抑郁癥患者人數地域分布 在我國有5400萬人患有抑郁癥,相當于100個人里至少有3個抑郁癥患者。據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等最新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的中國首次全國性精神障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