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現代人與尼安德特人共存證據
被認為是法國和西班牙北部最后一批尼安德特人制造的各式石刀。這種特殊和標準化的技術在此前的尼安德特人中未有過記錄,或表明在尼安德特人從該區域消失前和智人之間已有技術擴散。圖片來自:Igor Djakovic 一項模型研究分析認為,在尼安德特人消失之前,現代人與尼安德特人可能在法國和西班牙北部共存過1400~2900年。這些發現增進了人們對這一地區兩個人類物種的生活的理解。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科學報告》。 新近化石證據表明,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可能在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前5000-6000年里在歐洲同時存在過。然而目前尚無多少證據表明他們在區域水平上共存,也很難證實這兩個物種在這些地區的首次出現和消失時間。 荷蘭萊頓大學的Igor Djakovic和同事分析了一個數據集,包括56個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的人工制品(每組28個),來自法國和西班牙北部的17個考古遺址,以及來自同一區域的另外10個尼安德特人樣本。所有......閱讀全文
尼安德特人或有漫長童年
尼安德特人的孩子可能和現代人一樣緩慢成長。圖片來源:S.Plailly, E.Daynes 長期以來,尼安德特人一直被認為是人類進化中的“另類”——他們成長得很快,死亡得很早,成為了一個傳說。但是如今,一個罕見的尼安德特人骨架表明,在這一現代人類最親密的近親中,并不是所有人都過著如此快速的生活
尼安德特人并非那么“野”
尼安德特人可能并非暴力分子。 近日,有研究揭示,尼安德特人和生活在8萬年前至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現代人在顱腦損傷程度方面是相似的。該發現挑戰了一種既有的刻板印象:尼安德特人的生活比較暴力。 雖然尼安德特人經常被描述為過著比同時代現代人更加危險的生活,但是這主要基于軼事證據和尼安德特人受傷
尼安德特人曾獵兔為食
尼安德特人比人們想象的更擅長狩獵。化石表明,他們數千年前曾在歐洲西部狩獵兔子。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科學進展》。 加拿大特倫特大學的Eugene Morin和同事研究了來自地中海西北部地區8個地點的兔子化石。他們發現了可能是烹飪造成的燒焦證據,同時帶肉的骨頭上也有切割的痕跡。 大多數地點可追溯
尼安德特人用了200年的爐灶
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報告了西班牙6個尼安德特人爐灶之間的最短時間間隔。研究表明,這些爐灶至少存在了200~240 年,每個爐灶之間相隔幾十年。這些發現可能有助于解釋尼安德特人的行為。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由于年代測定技術的分辨率有限,確定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時間尺度很困難;放射性碳測年在距今約5萬
歐洲人繼承尼安德特人DNA-有助抗寒
雖然尼安德特人已經滅絕了近3萬年,但他們的某些基因卻保留在現代人類身上。近日科學家們表示現代歐洲人與尼安德特人共享某些涉及脂肪堆積的基因,而這些基因并未出現在亞洲人和非洲人身上。據稱這種古代基因或可能幫助歐洲人更好地適應寒冷的氣候,為他們提供了某種進化優勢。 “這是我們
新研究揭示尼安德特人呼吸機制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項新研究對一名成年男性尼安德特人的胸部進行了虛擬三維重建。分析顯示,尼安德特人的胸部大小與現代人的胸部大小相似,但形狀不同。基于這一發現,作者推斷尼安德特人的呼吸機制可能與現代人的呼吸機制稍有不同。 自150多年前首次發現尼安德特人的肋骨以來,科學界對尼安德特人的胸部大小和形狀
科學家提出尼安德特人滅絕新解
尼安德特人起源于歐洲,在歐洲中西部的嚴寒環境中繁榮了約30萬年,大約4萬年前在整個歐洲大陸迅速絕跡。代之而起的是“現代人”(智人),但現代人卻起源于非洲熱帶地區。因此長期以來,科學家對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爭論不休。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8日報道,英國劍橋大學考古學院在最近出版的
現代人身上發現尼安德特人病毒
英國牛津大學19日發布新聞公報稱,研究人員在現代人類的DNA中發現了存在于在古代尼安德特人體內的病毒。這一發現使得科學家可以更進一步地研究古代病毒與現代疾病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為了解現代疾病的起源提供參考。 該研究由牛津大學與普利茅斯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他們將古代尼安德特人及丹尼索瓦人化
古線粒體DNA加深對尼安德特人演化認識
一根在德國西南部發現的古人類股骨,被證明攜帶了大約27萬年前尼安德特人的線粒體DNA(mtDNA)。相關成果7月4日發表于《自然—通訊》,它進一步精確了非洲基因流動至尼安德特人的時間。 對核DNA的分析預測,現代人類從距今約76.5萬年前到55萬年前在演化上與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分離,而線粒
德科學家公布完整尼安德特人基因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19日報道,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萊比錫人類進化研究所已經完成了對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測序,各科學團體自今日起能從互聯網上免費獲得完整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數據。 該項目由馬克斯·普朗克社會科學院資助,是斯萬特·帕博小組近30年前開始的古老DNA研究工作的一部分。研究人員曾于
考古發現尼安德特人狩獵穴獅最早可能證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170.shtm 中新網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根據《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考古學研究論文稱,考古人員對在德國發現的4.8萬年前一只穴獅胸腔的穿刺傷
尼安德特人的壁爐為古代生活提供精確快照
研究人員能夠利用沉積物中地球磁場變化的痕跡來識別古代人類的活動。該研究結果6月5日發表于《自然》。尼安德特人的壁爐揭示了古代人類出現的時間。圖片來源:Tom McHugh/Science Photo Library5萬多年前,尼安德特人穿過西班牙一條崎嶇的河谷,留下了石器、動物骨頭和數十個火坑,以及
尼安德特人吃什么?最新的Nature文章給出答案
對于古老的尼安德特人是如何生活的,人們一直十分好奇。最近,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CSIC)的研究人員通過對化石遺骸的分析,揭示了住在西班牙北部El Sidrón洞穴中的尼安德特人的飲食狀況。這項最新成果發表在《Nature》雜志上。 研究人員對這些尼安德特人的鈣化牙菌斑中的遺傳物質進行了分析,
尼安德特人最早曾在4.8萬年前獵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190.shtm科學家根據4.8萬年前位于今天德國地區的一只穴獅胸腔的穿刺傷認為,尼安德特人曾用木矛殺死了這只動物,這可能是這些古人類狩獵屠宰獅子的最早案例。研究還提出了尼安德特人使用穴獅皮的最早證
Nature:嬰兒牙齒揭示尼安德特人的母乳喂養習慣
一項有關牙齒化石的研究今天顯示,史前人類尼安德特人可能在小孩7個月大時就開始斷奶,僅1歲多就讓他們轉吃固態食物。這項研究報告發表于《自然》(Nature)雜志上。 親喂時間較短,代表小孩們間間隔時間較短,且人類人口擴張速度較快。 尼安德特人是人類族譜中神秘的一支,居住在歐洲、中亞及中
最新成果支持尼安德特人被現代人同化假說
7月12日,東南大學醫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系/發育與疾病相關基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李黎明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研人員合作,在《科學》(Science)以長文形式發表了關于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之間基因交流的最新進展。近年來,對古DNA的研究證實現代人和已經滅絕的古人類尼安德特人之間存在基因交流。以往的多
最新成果支持尼安德特人被現代人同化假說
7月12日,東南大學醫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系/發育與疾病相關基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李黎明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研人員合作,在《科學》(Science)以長文形式發表了關于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之間基因交流的最新進展。近年來,對古DNA的研究證實現代人和已經滅絕的古人類尼安德特人之間存在基因交流。以往的多
科學家公布完整尼安德特人基因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19日報道,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萊比錫人類進化研究所已經完成了對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測序,各科學團體自今日起能從互聯網上免費獲得完整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數據。 該項目由馬克斯·普朗克社會科學院資助,是斯萬特·帕博小組近30年前開始的古老DNA研究工作的一部分。
研究發現現代人與尼安德特人共存證據
被認為是法國和西班牙北部最后一批尼安德特人制造的各式石刀。這種特殊和標準化的技術在此前的尼安德特人中未有過記錄,或表明在尼安德特人從該區域消失前和智人之間已有技術擴散。圖片來自:Igor Djakovic? 一項模型研究分析認為,在尼安德特人消失之前,現代人與尼安德特人可能在法國和西班牙北
現代人身上發現尼安德特人病毒-有助研究疾病起源
英國牛津大學19日發布新聞公報稱,研究人員在現代人類的DNA中發現了存在于在古代尼安德特人體內的病毒。這一發現使得科學家可以更進一步地研究古代病毒與現代疾病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為了解現代疾病的起源提供參考。 該研究由牛津大學與普利茅斯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他們將古代尼安德特人及丹尼索瓦人化
日本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小腦占比較小
日本一項新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的小腦占整個腦部的比例小于智人,這可能是尼安德特人滅絕的原因之一。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日本時事社報道,慶應義塾大學和名古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約7萬年前至4.3萬年前的4名尼安德特人的頭骨化石,以及約13.5萬年前至3.2萬年前的4名智人的頭骨化石,通過CT技
科學家發現阿爾泰尼安德特人含有早期現代人類基因
日前,一個由德國、美國和中國等國家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利用幾種不同的遺傳分析方法,確定大約1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之間發生了基因交流事件,早于先前記錄的其它此類事件。相關研究于2月17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也是取得這一研究成果的國際科學家團
超大規模遺傳: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有多次“基因交流”
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志26日發表了一項最新成果:科學家利用大型現代人基因組數據,對當今東亞人和歐洲人攜帶的尼安德特人DNA片段進行了研究。這項,尼安德特人與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的祖先,曾在多個時間點發生過“基因交流”。 解剖學上的現代人從非洲向外擴散時,曾在歐亞大陸西部遇到尼安德特人。
4.7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類“結親”
今天的大多數人都攜帶著從尼安德特人那里繼承的基因印跡。但這種基因混合是何時、何地發生的,以及這種混合是一次性還是長期的,一直存在爭議。近日,一項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公布的研究,對古代和現代基因組進行了分析,發現如今人類攜帶的尼安德特人基因來自大約4.7萬年前的一個長期混合時期。這是第一篇使用數
研究:首繪尼安德特人家庭親緣和社會關系全家福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古人類學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首次揭示并描述了尼安德特人小型社群的親緣關系和社會組織,相當于為尼安德特人家庭繪制出一幅“全家福”。 該項研究基于對亞洲兩個洞穴中發現的13個尼安德特人個體古DNA的分析,為尼安德特人的社會組織提供了新的見解,這也是迄今所知對尼安德特
王德濱:安東帕的“特、快、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奧地利安東帕(中國)有限公司成立已有10年。這十年里,安東帕中國每年的銷售額都以雙位數字增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安東帕有如此成績?近日,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了安東帕(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德濱。 安東帕(中國)有限
基因組學分析揭示
英國《自然》雜志18日在線公開的一篇基因組學論文顯示,來自西伯利亞阿爾泰山脈東部尼安德特人的祖先,和現代人祖先的相遇與交融繁殖可能比原先認為的更早。已有證據顯示,尼安德特人在47000年到65000年前在非洲之外就向現代人貢獻了遺傳物質。這項新研究還顯示,大約在10萬年前,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間
最古老人類DNA或助揭示“走出非洲”之謎
據報道,科學家說,2008年在西西伯利亞一條河的岸邊偶然發現一根大腿骨,這根骨頭屬于4.5萬年前死去的人。 從這塊古老骨頭上切取的膠原質的基因組顯示此人有尼安德特人血統。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歐亞地區,是智人的表親,他們最終神秘消失。 此前的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與智人有過交配,除非洲人外,現代人中
基因組測序發現古人類“混血”證據
據英國《自然》雜志8月22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古基因組報告,德國研究人員對俄羅斯丹尼索瓦洞穴中的一塊古人類骨塊進行基因組測序后發現,該骨塊是來自一名尼安德特人女性和一名丹尼索瓦人男性的“混血”后代。 著名的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常作為人類進化史中間階段的代表性居群。2010年,科學家公布了尼安德特人
Nature最新研究改寫十大科學突破成果
2010年科學家們對在3萬8000年至4萬4000年前曾經生活在克羅地亞的3個女性尼安德特人的骨頭做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測序,這是科學家們第一次能夠對現代人基因組與尼安德特人祖先基因組進行直接的比較。這一研究成果入選當年的Science十大科學突破。 然而最新一項研究中,來自馬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