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OTqIT質譜系統的蛋白質組學快速鑒定(四)
A: 1 μg HeLa結果比較; B: 50 ng HeLa結果比較. 以每項最高值為100% 3 討論 隨著“一小時酵母蛋白質組”全覆蓋的實現, 蛋白質組深度覆蓋研究迎來新的時代[6]. 在復雜樣本蛋白質組研究中, 傳統方法需要進行二維分離、分級的方式簡化樣本、充分分離, 這樣不僅操作費力, 也需消耗大量的時間. 而Q-OT-qIT質譜技術使得在60 min左右一維短梯度下實現復雜樣本的深度鑒定成為現實. Q-OT-qIT的三合一結構實現了傳統質譜難以實現的并列運行, 即一級、二級掃描同時進行, 離子注入、選擇、碎裂、檢測同時進行(圖7). 動態掃描管理技術自動控制和實時優化儀器運行, 使3種質量分析器相互配合、同時工作, 盡可能減少掃描過程和循環間隙的等待時間. “減一邏輯”將二級掃描與上一次一級掃描相關聯, 無需等待本次一級掃描確定母離子及電荷, 提高儀器運行速度和分析效率. 以t......閱讀全文
基于QOTqIT質譜系統的蛋白質組學快速鑒定(四)
A: 1 μg HeLa結果比較; B: 50 ng HeLa結果比較. 以每項最高值為100%?3 討論 隨著“一小時酵母蛋白質組”全覆蓋的實現, 蛋白質組深度覆蓋研究迎來新的時代[6]. 在復雜樣本蛋白質組研究中, 傳統方法需要進行二維分離、分級的方式簡化樣本、充分分離, 這樣不僅操作費力,
基于QOTqIT質譜系統的蛋白質組學快速鑒定(二)
表1 有效梯度內的采集數據分析??表2 HeLa和酵母樣本全蛋白鑒定結果??2.2 HeLa和酵母蛋白質組快速鑒定結果 數據經SEQUEST HT搜庫和Percolator卡值, 從1 μg和50 ng HeLa樣本中分別鑒定到20860和14100條肽段(q值0.01), 分別對應3865和287
基于QOTqIT質譜系統的蛋白質組學快速鑒定(三)
表3 不同的最大注入時間與AGC下HeLa樣本的鑒定結果?圖3 HeLa樣本ATAGDTHLGGEDFDNR肽段二級譜圖和匹配信息 A: 1 μg樣本量, CID碎裂; B: 1 μg樣本量, HCD碎裂; C: 50 ng樣本量, HCD碎裂?圖4 HeLa樣本肽段鑒定結果比較 A: HCD和CI
基于QOTqIT質譜系統的蛋白質組學快速鑒定(一)
摘要 隨著“一小時酵母蛋白質組”的實現, 短梯度下實現蛋白質組深度覆蓋成為可能。本文利用全新Q-OT-qIT三合一質譜系統進行“一小時蛋白質組”分析與優化。50 min有效梯度, 單次實驗分別從1 μg和50 ng HeLa全蛋白中鑒定到20860和14100條肽段, 對應到3865和287
定量蛋白質組學質譜采集技術進展(四)
無論是相對定量還是絕對定量方法,DIA很好地克服了DDA鳥槍法和SRM目標監測的種種不足, 在定量蛋白質組學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然而,目前DIA 方法的循環時間仍然較長,只能與納流液相聯用,并使用較長的梯度以獲得足夠的色譜峰寬,限制了DIA 的應用范圍。這也是DIA 技術下一步需要解決
基于質譜的空間蛋白質組學系統研究方法
蛋白質亞細胞定位及其動態變化過程對于蛋白質功能至關重要。隨著鳥槍法蛋白質組學的發展,通過亞細胞分離及質譜技術同時測定數千個蛋白質穩態定位的“蛋白質組學顯微鏡(proteomic microscope)”出現了。然而,表征因擾動導致的亞細胞定位變化的工具卻一直局限在光學顯微鏡,每次僅能成像一個或幾
綜述:基于質譜技術的糖蛋白質組學與糖組學研究進展
糖是組成生命體的四大類重要分子之一,糖蛋白質是由糖鏈與肽鏈中的特定氨基酸殘基以糖苷鍵共價連接而成的蛋白質。糖蛋白質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在很多生命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如蛋白質的折疊、細胞之間的相互識別、炎癥反應等。同時,糖基化修飾在疾病中,特別是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過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許多疾
基于質譜的蛋白質組學,揭示不老分子的抗衰奧秘
——清華大學蛋白質化學與組學平臺主管鄧海騰教授專訪 近年來, NAD+的前體NMN作為抗衰老保健品成為京東最暢銷的商品,這是因為NAD+可能和每個人的健康壽命都有關系。這激勵著更多科學家們開展研究,探索NAD+多靶標抗衰老的功效和機理。基于質譜的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也在NAD+的研究中發揮重要作
質譜和蛋白質組學:擊中目標
Nature Methods - 5, 741 - 747 (2008)?? 作者:Nathan Blow?? 分析測試百科? 譯 ??? 近年來,質譜儀大幅提高了動態范圍和靈敏度,使研究者們在疾病生物標志物的發現和驗證方面,更從容地面對挑戰。 ??? 在2008年6月的美國質譜大會(ASMS)
島津超快速質譜助力靶向代謝組學研究
靶向代謝組學中,通常需要同時檢測多個目標組分,這對質譜數據的采集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島津超快速質譜(UFMS)擁有業內首屈一指采集速度。以LCMS-8050為例,其駐留時間(Dwell time≥0.8 ms)、切換時間(Pause time≥1 ms)、掃描速度(Scan s
島津超快速質譜助力靶向代謝組學研究
靶向代謝組學中,通常需要同時檢測多個目標組分,這對質譜數據的采集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島津超快速質譜(UFMS)擁有業內首屈一指采集速度。以LCMS-8050為例,其駐留時間(Dwell time≥0.8 ms)、切換時間(Pause time≥1 ms)、掃描速度(Scan speed≤3
華盈視角:蛋白質組學——質譜技術
蛋白質作為功能的直接執行者,在生物醫學領域中有著重要意義,檢測蛋白質表達、修飾、互作等有助于我們理解生命機體的各類機制和活動規律,為疾病的治療、診斷,藥物的開發、優化等提供有力的支持。質譜技術作為檢測蛋白質組學的主流技術,有必要了解其核心原理,才能更好的服務于科學問題的解決。1.質譜的原理: 質譜是
質譜組學,引領精準
8月,上海。炎炎夏日,驕陽似火,正值生機盎然的季節,一場造福行業發展的合作協議今日于上海簽訂。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和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多組學及精準醫療領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出席本次簽訂協議的嘉賓有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商務運營副總裁馮時瀚先生、上海中科新生命
定量蛋白質組學質譜采集技術進展(三)
然而PRM 的分析通量不如SRM。PRM 能同時監測最多10 ~15 個母離子,而SRM 能同時監測上百個離子對,因為高分辨質譜的有效掃描速度通常只有10 ~15 Hz,遠慢于SRM 的有效掃描速度。但是這一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多重累積(Multiplexing, MSX)技術的發展和使用有
定量蛋白質組學質譜采集技術進展(一)
摘要 質譜是定量蛋白組學的主要工具。近年來隨著定量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深入,傳統質譜定量技術面臨著復雜基質干擾、分析通量限制等諸多問題。而最近一系列質譜新技術的發展,包括同步母離子選擇(SPS)、質量虧損標記、平行反應監測(PRM)、多重累積(MSX)和多種全新數據非依賴性采集(DIA)等,為解決目前蛋
定量蛋白質組學質譜采集技術進展(二)
同步母離子選擇(Synchronous precursor selection, SPS)技術的出現徹底解決了MS3 響應弱的問題。SPS 技術利用多頻切跡的選擇波形電壓(MultiNotch) [27] ,在線性離子阱中實現一次選擇同時獲得多個離子,最多可同時選擇15 個(圖2A)。利用這一原理,
《自然》子刊專題:蛋白質組學中的質譜
涉及到蛋白質組學分析的研究人員都知道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技術路線有兩條,一條是以雙向電泳加生物質譜的方法鑒定生物體系中各種蛋白的表達譜以及各蛋白表達程度的相對變化,另一條路線就是多維色譜與生物質譜相結合的稱之為鳥槍法的技術路線。其中質譜分析技術(Mass spectrometry,MS)是蛋白質組學常用
蛋白質組學鑒定技術流程
蛋白質組(Proteome)的概念,蕞早由澳大利亞Macquarie大學的Wilkins和Williams于1994年首先提出的,是指一個基因組(Genome),或一個細胞、組織表達的所有蛋白質。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以細胞、組織或生物體全體蛋白質為研究對象,通過高通量的色譜質譜聯用技術
基于液質聯用的單細胞蛋白質組學研究進展
摘要????蛋白質是細胞功能的主要執行者,由于其無法在體外進行擴增,單細胞蛋白質組學技術相較單細胞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技術而言發展相對滯后。傳統的蛋白質組學技術可獲得大量細胞蛋白表達的平均值,但忽略了細胞亞型及細胞異質性等信息。單細胞水平的蛋白質分析有助于闡明細胞不同表型與異質性的分子基礎。隨著質譜儀
基于QOTqIT-平臺的第二代“三合一”超高分辨質譜介紹
摘 要 Orbitrap Fusion Lumos 是基于Q-OT-qIT 平臺的第二代“三合一”質譜,通過離子入口、離子透鏡、四極桿、ETD和真空技術等方面的深度改進,將儀器整體性能優化至極致。配合“三合一”質譜魔法般的功能,Orbitrap Fusion Lumos 能夠有效應對蛋白
暨大研發另類質譜鑒定算法,大幅提高蛋白質組鑒定能力
暨南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翻譯組測序(RNC-seq)數據作為穩態細胞內蛋白質的“標準答案”,并另辟蹊徑,提出了蛋白水平上的一種簡單有效的多算法結果整合策略,不用做額外的實驗,零成本輕松提高蛋白質組鑒定數量,同時有效降低假陽性率。 鳥槍法質譜(shotgun mass spectrometry)是
朱正江:基于離子淌度質譜的非靶向代謝組學研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9月14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和中國質譜學會網承辦的2020年中國質譜學會質譜網絡研討會(2020 CMSS)正式開幕。本屆質譜網絡研討會正值中國質譜學會成立40周年,按報告內容涉及領域包括生命科學與組學、藥物藥理毒理分析、元素
蛋白質組學質譜分析
Proteomics Primer1. Proteomics2. 2-D PAGE3. Immobilised pH gradients (IPGs)4. Mass spectrometry5. Principles of mass spectrometry6. Matrix assisted la
暨大另類質譜鑒定算法策略大幅提高蛋白質組鑒定能力
鳥槍法質譜(shotgun mass spectrometry)是蛋白質組研究的標準研究方法。從質譜譜圖中鑒定蛋白質需要依賴搜庫算法,現有許多算法被開發出來,常見的如Andromeda(Maxquant), Mascot, COMPASS, X!Tandem, pFind, InsPecT, P
AB-SCIEX三大質譜平臺支撐蛋白質組學研究
2010年10月18~19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委員會主辦,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承辦的2010年微納尺度分離和分析技術學術會議暨第六屆全國微全分析學術會議在上海復旦大學復宣大酒店隆重召開。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
AB-SCIEX推出創新的蛋白質組學質譜應用新技術
將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通力合作,專注發展 TripleTOF 5600 系統上的 SWATH? 采集方式,來研究全面的系統蛋白質組學 馬薩諸塞州弗雷明漢市2011年6月7日電 /美通社亞洲/?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及 AB SCIEX(全球領
三合一質譜儀的技術特點
技術特點:Orbitrap Fusion Lumos作為第二代“三合一”質譜(同時擁有四極桿質量過濾器、線性離子阱及Oritrap質量分析器三種檢測器),對Q-OT-qIT系統進行深度優化,同時配合智能平行運行技術(ADAPTTM)將質譜所有部件充分調動,相互配合同時工作,極大的提升了性能。而2
“組學國標”項目結碩果:最精準的mRNA測序與蛋白質組質譜
二代測序、蛋白質組質譜,這些“高大上”的組學手段早已不是稀罕事,使人們對生命和疾病的理解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這些組學技術大量用于科研的同時,在應用領域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蛋白質組質譜技術和RNA測序目前幾乎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臨床應用,即便是在臨床應用得相對較多的DNA測序,也飽受重復性差、
基于質譜分析技術的蛋白質組學檢測法能更有效識別肝癌
隨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斷發生,肝癌病例不斷增加,這就急需一種針對肝癌的早期診斷方法。 一項發表在1月15日《臨床癌癥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雜志上的研究性文章稱,一種基于質譜分析技術的蛋白質組檢測比傳統的生物標志物檢測更為準確,可以更好地區分肝癌患者和丙型肝炎肝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