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享航次開始申請

    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消息,本著科學、合理、經濟和公平原則,根據受理項目的科學目標、海域特征以及航次需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擬組織渤黃海航次、東海(含長江口) 航次、臺灣海峽航次、南海海洋學綜合航次、南海北部地球物理航次、西太平洋航次、東印度洋航次等7個共享航次,總船時約250天。共享航次申請的受理時間為10月18日至10月31日(報送日期以郵戳為準)。 ......閱讀全文

    “實驗1”科考船赴印度洋執行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

      3月10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1”號從廣州新洲碼頭基地啟程,赴印度洋海域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東印度洋綜合科學考察航次,南海海洋所相關負責人,研究室及課題組負責人等到碼頭送行。   據介紹,本航次計劃約65天,總航程10500海里,設計觀測站位92個,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大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船時新機制“首航”成功

      海洋科考船出海費用實在太高了,每天僅油費平均就需7.5萬元。十余年來,當很多海洋科研人員因無錢、無船出海而望洋興嘆時,有船單位也在發愁——船舶和設備即使閑置也需花錢養護。如何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海洋科學考察船運行管理機制,提高船舶使用效率,推進考察船資源和調查數據的共享?5月25日,

    科學基金項目共享航次申請開始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公告,自10月18日開始受理科學基金共享航次申請,本次受理至10月31日結束。  本次試點實施共享航次計劃,旨在為必須進行海上考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提供船舶運行時間,以確保科學基金項目海上考察任務的實施。并以此為契機,探索海上觀測平臺共享機制,加強海

    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享航次申請

       關于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享航次申請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一五”發展規劃》的戰略部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試點實施共享航次計劃,旨在為必需進行海上考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提供船舶運行時間,以確保科學基金項目海上考察任務的實施。并以此為契機,探索海上觀測平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項目申請通知

    關于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項目申請的通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試點實施共享航次計劃,旨在為必需進行海上考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提供船舶運行時間,以確保科學基金項目海上考察任務的實施。  一、“船時”受理情況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洋調查船時費專款試點實施方案(討論稿)》的

    2010年東海海洋科學共享航次起航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離開青島,開始執行2010年東海(長江口)海洋科學共享航次任務。  該航次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于2009年度試點資助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洋科學調查船時費”5個共享航次之一,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負責組織實施,共搭載了18項國

    基金委發布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項目指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2019年度項目指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以下簡稱共享航次計劃)用于資助海洋科學考察船和潛水器,為必需進行海洋和極地科學考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提供穩定、可靠的調查設施保障,以確保考察任務的實施,獲取海洋和極地現場觀測資料,推動海洋科學調查資料共享,培養

    實驗3號科考船出航執行09年開放航次任務

      為完成南海北部開放航次預期的任務和目標,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實驗3”號科學考察船于2009年8月31日離開廣州新洲碼頭,赴南海北部海區執行海上科學調查和研究任務。   本開放航次由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長王東曉研究員擔任首席科學家,參加該航次的有來自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項目指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以下簡稱共享航次計劃)用于資助海洋科學考察船和潛水器(以下簡稱考察船和潛水器),為必需進行海洋和極地科學考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提供穩定、可靠的調查設施保障,以確保考察任務的實施,獲取海洋和極地現場觀測資料,推動海洋科學調查資料共享,培養和增強海洋科技人才出海考察

    2010年中國近海海洋科學考察開放共享航次再度起航

      7月9日,2010年中國近海海洋科學考察開放共享航次再度起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代亮和科研處、科考船隊負責同志到碼頭送行。  本航次使用“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航期約10天,將開展多學科綜合性海洋調查,深入認識黃海、東海和南海海洋物理、地質環境與資源變化規律與機制,圍繞“

    基金委發布共享航次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以下簡稱共享航次計劃)用于資助海洋科學考察船和潛水器(以下簡稱考察船和潛水器),為必需進行海洋和極地科學考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提供穩定、可靠的調查設施保障,以確保考察任務的實施,獲取海洋和極地現場觀測資料,推動海洋科學調查資料共享,培養和增強海洋科技人才出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享航次開始申請

      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消息,本著科學、合理、經濟和公平原則,根據受理項目的科學目標、海域特征以及航次需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擬組織渤黃海航次、東海(含長江口) 航次、臺灣海峽航次、南海海洋學綜合航次、南海北部地球物理航次、西太平洋航次、東印度洋航次等7個共享航次,總船時約250天。共

    “科學”號起航赴西太平洋執行共享航次

      近日,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駛離青島,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9年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共享航次。  本航次搭載了來自中科院海洋所、聲學所、南海所、深海所、廣州地化所,以及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河海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12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44位科學

    “藍海101”號執行渤黃海春季共享航次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藍海101”號調查船從青島起航,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渤黃海春季共享航次。記者了解到,本航次搭載35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調查水域為渤黃海水域,圍繞渤黃海生態系統健康監測與評價設置站位82個。主要工作包括在大面調查站位和固定斷面觀測海洋水文與氣象、海洋化學

    中國海洋國家實驗室首次在南海實施深海載人科考

      “海洋國家實驗室‘蛟龍’號共享航次”新聞發布會4月1日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舉行。作為中國首個獲批試點運行的國家實驗室,海洋國家實驗室將于今年4月初首次參與“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并在中國南海首次使用“蛟龍”號實施深海載人科考。  海洋國家實驗室學委會秘書長潘

    “實驗2”科考船赴珠江口執行“健康海洋”聯合航次

      6月1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2”科考船在廣州啟航赴珠江口執行2019年度“健康海洋”聯合航次。該航次將對珠江口海域的4個調查斷面的31個調查站位進行為期10天的多學科綜合性調查。  當日,除“實驗2”科考船外,中科院科學考察船隊的“創新一”號、“創新二”號和“科學三”號海洋科考

    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共享航次起航

    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共享航次起航  11月15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0年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共享航次從青島奧帆基地碼頭起航。  該航次由“科學一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承擔,搭載了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來自中科院海洋所、南海海洋研

    20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享航次開始申請

    ??????? 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消息,本著科學、合理、經濟和公平原則,根據受理項目的科學目標、海域特征以及航次需求,擬組織渤黃海航次、東海航次、長江口航 次、臺灣海峽航次、南海東北部春季綜合航次、南海東北部夏秋季綜合航次、南海西部綜合航次、南海北部地球物理航次、西太平洋航次、東印度洋航次等

    “科學三號”科考船順利完成科考任務-航次共計19天

       12月2日,負責執行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健康海洋”秋季聯合航次南黃海航段的“科學三號”科考船順利完成科考任務,返回中科院海洋所西海岸園區碼頭,航次共計19天。本航次由中科院海洋所徐勇老師擔任首席科學家、劉合義擔任船長、歐江擔任航次隊長,共搭載了來自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煙臺海岸帶所、中

    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步入世界同領域先進行列

      提起海洋科研,就不得不提青島,位于這里的海洋國家實驗室,是海洋科技圈“大咖”中的“大咖”。在6日開幕的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及到海洋國家實驗室步入世界同領域先進行列。那么,海洋國家實驗室到底牛在哪?  作為我國打造海洋科技的“國之重器”,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于2013年成

    “科學”號完成基金委西太共享航次返回青島

    ?“科學”號完成基金委西太共享航次返回青島? ?廖洋攝影?“科學”號完成基金委西太共享航次返回青島? ?廖洋攝影近日,“科學”號綜合考察船圓滿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20年度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任務,返回青島。本航次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胡石建擔任首席科學

    “科學一號”勝利返航

      1月5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學一號”海洋科學考察船圓滿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首次西太平洋海洋科學共享航次考察任務,順利返回青島奧帆基地碼頭。   海洋所所長孫松、黨委書記王啟堯等到碼頭迎接。   “科學一號”自2010年11月15日從青島起航,歷時52天,航程8300多

    海洋國家實驗室擬在海外建設5個國際研究中心

      15日至16日,海洋國家實驗室2016學術年會在青島舉行,來自國內涉海單位的600余名海洋科學專家、學者參加會議。記者從學術年會上了解到,海洋國家實驗室擬在海外建設5個國際研究中心,目前,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正式簽約,2017春季正式啟動。  據了解,2016年,海洋國家實驗室積極推進公共科研平臺

    “科學”號完成今年首個科考航次任務后三亞入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542.shtm 中新網三亞4月15日電 (叢高)4月14日下午,隸屬于中國科學院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科學”號海洋科考船在圓滿完成今年首個科考航次任務后從三亞口岸入境。 “科學”號科考船“230

    發現號水下纜控潛器完成第300個科考潛次任務

    7月10日18點15分,“發現”號水下纜控潛器(ROV)精準著陸母船“科學”號A架作業平臺,這標志著“發現”號ROV圓滿完成第300個海洋科學考察潛次任務。 據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潛次任務,中科院海洋所工程技術部共派出船載實驗室支撐人員21人,組建“發現”號ROV作業組、地球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項目指南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02.shtm

    深海大洋第48航次科學考察任務-“大洋一號”科考船啟航

      7月31日,經自然資源部批準,“大洋一號”科考船從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碼頭起航前往西北太平洋海域,執行我國深海大洋第48航次科學考察任務。自然資源部供圖  本航次主要任務包括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區開展資源環境的綜合調查工作,履行我國富鈷結殼勘探合同;開展深海生態環境調查;開展深海裝備試驗性應用;進行海洋

    “實驗6”科考船完成東印度洋綜合科學考察任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449.shtm中新社廣州12月1日電 (記者 王堅)12月1日下午,“實驗6”科考船返抵廣州新洲碼頭,標志著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組織實施的2023年東印度洋綜合科學考察共享航次結束。此航次于

    “實驗6”科考船完成2023年東印度洋科考任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470.shtm12月1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實驗6”科考船圓滿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3年東印度洋綜合科學考察共享航次科考任務,順利抵達廣州新洲碼頭。南海海洋所副所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健康海洋”聯合航次啟航

      6月10日,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健康海洋”聯合航次啟動,“創新一”號、“創新二”號和“科學三號”、“實驗2”號四艘海洋科考船分別從青島、煙臺與廣州同時啟航,對渤海、黃海、長江口及珠江口海域開展多學科綜合性調查,為開展生態災害研究、海洋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推進近海“健康海洋”示范工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